做核心思想理念的传承者(教学设计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1)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如何成为核心思想理念的传承者。
(2)本节课主要介绍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六个核心思想理念——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并探讨了它们的内涵和实践要求。
(3)通过学习本节课,学生能够认识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理解核心思想理念的现实意义,从而在日常生活中自觉践行这些理念,增强文化自信,并培养健全的人格和强烈的责任意识。
教学目标
(1)政治认同: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思想理念的历史地位与现实意义,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2)道德修养:掌握“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基本内涵,提升个人道德修养。
(3)健全人格:体会传承核心思想理念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培养健全人格与文化自信。
(4)责任意识:能够在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中自觉践行核心思想理念,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点
(1)通过具体案例和实践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并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如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等,培养其责任意识和文化自信。
(2)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如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帮助学生体会传承核心思想理念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意义,增强其文化认同感和传承使命感。
教学难点
(1)深刻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思想理念的当代价值,并将其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结合。
(2)培养学生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内化为自身行为准则,增强文化自信和责任意识。
教学方法
讲授法、案例分析、小组讨论、情境模拟、启发引导法
教学准备
(1)多媒体投影仪和电脑,用于展示北京2022年冬奥会《雪花》视频及相关图片,辅助学生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
(2)《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课本,确保每位学生都能跟随课程进度,查阅相关章节内容。
(3)准备关于孔子、孟子、诚信故事、正义案例的补充材料,以便在课堂上进行深入讨论和分析。
教学活动及主要语言
一、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展示北京2022年冬奥会《雪花》的相关视频资料。
思考:大家看过这段视频后,有没有想过“雪花”这一设计中蕴含了哪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呢?
(学生观看视频,并思考问题)
二、核心思想理念的地位
教师活动: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的多媒体材料。
思考:从这段发展历程中,你们能联想到哪些重要的思想理念?
(学生回忆并分享自己的想法)
总结:通过回顾这些历史,我们可以发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理念在漫长的生产生活过程中逐渐凝结为具有主导性、根本性的核心思想理念。
教师引导学生简要回顾重要历史事件,感悟优秀传统文化的存在及其意义。
三、核心思想理念的内涵及要求
1.讲仁爱
教师活动:展示孔子关于“仁”的论述:“爱人,主张尊重人、关心人,把人当人看,要将心比心、推己及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后世将仁爱从社会人伦推广到宇宙万物,提倡‘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天地万物一体之仁’,认为人与天地万物息息相通,共处于一个家园。”
思考:结合以上材料,你对“仁爱”有什么理解?(生:我认为仁爱就是关爱他人和自然……生:我觉得仁爱还应该包括对待动物和植物的态度……)
学生分小组讨论并分享自己的见解。
总结:讲仁爱,要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仅要爱自己的亲人,也要爱全社会的人,甚至是天地间的万物。我们应当孝敬父母、关爱亲人,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实现由爱亲、爱他人、爱人类到爱万物的扩展。
教师通过具体案例,如救助流浪动物、参加环保活动等,进一步加深学生的理解。
2.重民本
教师活动:展示孟子的“仁政”思想及其相关资料,同时引用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的“人民至上”理念。
思考:你们觉得这些思想对我们今天的生活有什么启示?
学生讨论,可能回答:生:我们要关注弱势群体的利益……生:政府制定政策时要考虑人民的需求……
总结:重民本的核心是充分认识人民在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爱民保民利民。赢得人民的支持,国家才能长治久安。我们应当站稳人民立场,不断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通过讨论当前的社会现象,如脱贫攻坚战、抗击疫情等,来具体说明重民本的意义。
3.守诚信
教师活动:讲述几个中华传统故事,如“曾子杀猪”、“商鞅立木”等。
思考:从这些故事中,你们发现了什么共同点?
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派代表发言,例如:生:这些故事都强调了诚实守信的重要性……
进一步讨论: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做到诚实守信?(生:考试时不作弊……生:购物时不欺骗商家……)
总结:守诚信不仅要求我们真实无欺、言行一致,还要树立诚信意识,在各种场合都要坚持这一点。“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只有大家都守诚信,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