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友回忆整理
—
—PAGE1—
收集整理,仅供参考
2025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涉外学院
辅导员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
姓名:________________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__
一、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
1.《教师法》第十七条规定:“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应当逐步实行教师聘任制。教师的聘任应当遵循双方地位平等的原则,由学校和教师签订聘任合同,明确规定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该条法律条文中包含着教育法律规范中的()的内容。
A.授权性规范
B.制裁性规范
C.义务性规范
D.奖励性规范
【答案】:C
2.《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充分发挥()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作用。
A.讲座报告
B.课堂教学
C.研究生团学组织和班级组织
D.导师引导
【答案】:B
3.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考入大学,可通过学校的什么渠道按时报到。()。
A.绿色通道
B.助学贷款
C.奖助学金
D.学费减免
【答案】:A
4.教师在说服教育中,所提供的说服信息是真实的、准确的、全面的,并且要做到“言必行,行必果”。这一说服原则是()。
A.平等性原则
B.针对性原则
C.可信性原则
D.开放性原则
【答案】:C
5.教师在求知和传授知识和学问的过程中要做到严密谨慎、严格细致。这就要求教师必须()。
A.理论联系实际
B.实事求是
C.与时俱进
D.严谨治学
【答案】:D
6.某学校经常组织同一学科教师相互观摩讲学,课后针对教学过程展开研讨,提出完善教学的建议。这种做法体现大的教师专业发展途径是()。
A.进修培训
B.同伴互助
C.师徒结对
D.自我研修
【答案】:B
7.高等学校在组织特性上兼具()。
A.学术属性和行政性性
B.学术属性和教育性性
C.学术属性和非营利属性
D.学术属性和组织属性
【答案】:A
8.个人的自尊、自卑、内疚、优越感、成就感、自我效能感等,属于自我意识的()。
A.自我体验
B.自我认识
C.自我调节
D.自我控制
【答案】:A
9.课外校外教育与课内教育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
A.受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规范的
B.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进行的
C.学生自愿选择的
D.师生共同参与的
【答案】:B
10.“见死不救”在法理上对应的概念是()。
A.行为
B.不作为
C.作为
D.义务
【答案】:B
11.作为商品的移动电话,其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是()。
A.用来支持移动电话的软件
B.为购买移动电话消费者所付出的货币
C.移动电话的本身各种功能
D.移动电话对消费者的效用或有用性
【答案】:D
12.实现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必须要从实际出发,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下列成语中,违背这一原则的是()。
A.对症下药
B.量体裁衣
C.按图索骥
D.因材施教
【答案】:C
13.任免干部应使用的文种是()。
A.通告
B.意见
C.通报
D.通知
【答案】:D
14.关于青蒿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因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的贡献,获得诺贝尔医学奖
B.从青蒿中提取青蒿素的方法是以萃取原理为基础
C.青蒿素是目前唯一存在的抗疟药
D.青蒿素的提取方法主要有乙醚浸提法和溶剂汽油浸提法
【答案】:C
15.意识能动性实现的根本途径是()
A.社会实践
B.客观规律
C.先进的物质手段
D.主观努力
【答案】:A
16.“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出自:()
A.《长歌行》
B.《短歌行》
【答案】:A
17.“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这一诗句体现了百家争鸣时期()。
A.尚力,尚贤,主张节俭的墨家思想
B.关注民生,注重和谐的儒家思想
C.“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
D.以改革促发展的法家思想
【答案】:B
18.朱熹看到山石中有贝壳,认为“此石即旧日之土,螺蚌即水中之物,下者却变而为高,柔者却变而为刚”。这体现了()。
A.发明本心
B.三纲五常
C.格物致知
D.经世致用
【答案】:C
19.下列说法与“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所蕴含的哲学寓意相一致的是()
A.江山易改,禀性难移
B.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C.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D.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答案】:B
20.《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提出的“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是我国公民应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