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细颗粒度量价系列之二——留存筹码比率选股因子.pdf
文件大小:1.11 MB
总页数:23 页
更新时间:2025-06-02
总字数:约7.72千字
文档摘要

目目录录

(一)筹码结构与处置效应

(二)留存筹码比率因子公式

(三)留存筹码比率因子构建

(四)留存筹码比率在指数增强中的应用

(五)复合细颗粒度量价因子表现

1.筹码结构与处置效应

?筹码结构:用过去资产的量价信息去构建持有该资产的成本分布,从而衡量

投资者近期的换手意愿以及该资产的筹码堆砌程度

?处置效应:投资者倾向于“过早地”抛售已获利的股票

?市场失效(MarketInefficiency)

我们将筹码结构理论应用于选股,根据股票分钟级量价信息来探究当前各

个资产的留存筹码比率。留存筹码比率越高,则投资者近期的换手意愿越高,

筹码堆砌的程度也更高,那么右侧趋势行情造就的可能性就越高。

3

目目录录

(一)筹码结构与处置效应

(二)留存筹码比率因子构建

(三)留存筹码比率因子测试

(四)留存筹码比率在指数增强中的应用

(五)复合细颗粒度量价因子表现

22..11留留存筹码比率存筹码比率__因因子公式子公式

?留存成交金额(RetainedAmount),即?期买入该资产并持有至期的金额:

?=?×1??+1×1??+2×?×1?

其中t?代表了t?n时刻这只股票的成交金额

?将过去N期留存成交金额加总,可得累积留存成交额σt?

n=1

?根据过去n期的成交金额总和对累积留存成交金额进行标准化,构建留存筹码比

率因子。留存筹码比率代表了过去这段时间投资者购买了但还未再次卖出的筹

码部分,衡量了股票的筹码堆砌程度,因子值越大,筹码堆砌程度越高,则更

有可能造就该股票的趋势行情

σ?

留存筹码比率==1

σ=1?

σ×1?×1?×?×(1?)

=1??+1?+2

=

σ?

=1

?本文根据分钟级交易数据,刻画过去一段时间内各个时刻至选股日的留存成交

金额,以构建留存筹码比率因子

22..22留留存筹码比率存筹码比率__因因子构建子构建

首先根据股票分钟级数据计算过去20个交易日各个时刻至今的累积留存成交额

,再根据成交金额总和进行标准化处理,具体做法步骤如下:

(1)取单只股票1分钟级成交量及成交金额数据,根据当日流通股本计算分钟级换

手率

(2)对于过去每个交易日,以15分钟为间隔,取9:45、10:00、…、14:45、15:00

这些时刻,计算各时刻往前推15分钟的换手率之和以及成交金额之和

(3)利用各个时刻的15分钟换手率及成交金额向后推,计算各时刻至选股日收盘

时刻的留存成交金额

(4)将各时刻至今留存成交金额加总并定义为过去20个交易日的累积留存成交额

(5)股票累积留存成交额除以过去20个交易日累积成交金额,构建留存筹码比率

因子

目目录录

(一)筹码结构与处置效应

(二)留存筹码比率因子构建

(三)留存筹码比率因子测试

(四)留存筹码比率在指数增强中的应用

(五)复合细颗粒度量价因子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