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中国偏头痛急性期治疗指南(第一版)解读PPT课件.pptx
文件大小:10.18 MB
总页数:10 页
更新时间:2025-06-02
总字数:约2.46千字
文档摘要

中国偏头痛急性期治疗指南(第一版)解读202X汇报人:XXX2025.5

目录CONTENTS指南制定背景与意义01治疗原则02药物治疗03非药物治疗04特殊人群治疗05偏头痛持续状态及急诊就医的偏头痛治疗06

指南制定背景与意义01202X

偏头痛是一种由神经-血管功能失调导致的高度失能的发作性疾病,全球超过十亿人受影响,我国年患病率为9%,确诊患者每年治疗成本超2994亿元,疾病负担极为沉重。偏头痛流行病学01国内偏头痛急性期治疗存在选药不当、治疗不足或过度、安全性和耐受性不佳等问题,特殊类型和特定人群的偏头痛急性期治疗规范有待完善。国内治疗现状02偏头痛疾病现状

规范治疗需求随着新型药物研发与非药物治疗手段进步,偏头痛急性期治疗策略得到优化,本指南旨在进一步指导和规范我国医师对偏头痛的急性期治疗,提升治疗效果与生活质量。临床实践指导本指南对《中国偏头痛诊治指南(2022版)》中的急性期治疗进行补充与更新,针对偏头痛药物和非药物治疗、偏头痛持续状态及特殊人群的急性期管理策略进行详细阐述。指南制定必要性

治疗原则02202X

若首选药物治疗无效、仅部分有效或不能耐受,或有禁忌证的病人,可选择特异性药物如曲普坦类、吉泮类和地坦类药物。偏头痛急性期治疗首选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或对乙酰氨基酚,这些药物对轻、中度疼痛患者有效,约76%的病人可通过用药恢复正常。首选药物特异性药物选择选药原则

对于发作性偏头痛,无论选择何种急性期治疗,都应在头痛出现后尽早使用,以提高急性期药物的疗效,并迅速缓解失能。发作性偏头痛慢性偏头痛需尽量避免应用阿片、巴比妥类药物,尽早启动预防治疗,降低偏头痛发作频率。慢性偏头痛用药时机

NSAIDs、对乙酰氨基酚、拉米地坦平均每周不超过2~3天,每月不超过10天。非特异性药物曲普坦类药物平均每周不超过2天,每月不超过8天;含咖啡因的复方制剂平均每周不超过2天,每月不超过8天。特异性药物用药频率

药物治疗03202X

NSAIDs是偏头痛急性期治疗使用最广泛的药物,主要包括布洛芬、双氯芬酸、阿司匹林、萘普生及塞来昔布等,其常见不良反应包括腹部不适等消化系统反应,头晕、耳鸣等神经系统反应,偶见引起粒细胞减少等血液系统反应,需排除禁忌证后应用。NSAIDs对乙酰氨基酚是偏头痛急性期治疗的常用药物,其疗效显著,900mg或1000mg阿司匹林可有效缓解头痛和恶心呕吐等伴随症状,其疗效与舒马普坦相当,可加用甲氧氯普胺改善恶心和呕吐等伴随症状。对乙酰氨基酚非特异性药物

01曲普坦类药物曲普坦类药物为5-羟色胺(5-HT)1B/1D受体激动剂,目前国内上市的口服剂型有舒马普坦、利扎曲普坦和佐米曲普坦,鼻喷剂型有佐米曲普坦,起效迅速,在头痛发作期的任何时间应用均有效,且越早应用效果越好,但禁用于患有缺血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痉挛等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和难以控制高血压的病人。03地坦类药物地坦类药物主要为拉米地坦,为5-HT1F受体激动剂,该受体不在人冠状动脉表达,因此不存在曲普坦类收缩血管不良反应,但存在中枢抑制作用,用药后至少8小时内不要危险作业。02吉泮类药物吉泮类药物是小分子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受体拮抗剂,其脂溶性较低,不易透过血脑屏障,瑞美吉泮已在我国完成临床试验并获批上市,研究证实其在偏头痛急性期治疗中有效,口崩片剂型起效快,即使出现呕吐,也不会影响药物的吸收。特异性药物

非药物治疗04202X

远隔神经调控远隔神经调控通过施加微弱的电脉冲刺激上臂中的伤害性感觉纤维,使其激发自身的下行疼痛抑制通路,从而抑制偏头痛发作时三叉神经颈复合体的疼痛传入,真实世界研究及RCT研究均证实了其在偏头痛急性发作治疗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经颅磁刺激经颅磁刺激是一种非侵入性的神经调控技术,通过在头皮上施加短暂的磁场脉冲来调节大脑皮层的神经活动,可改善偏头痛症状,但其疗效和作用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神经调控治疗

针刺治疗01.目前有关针刺治疗急性期偏头痛的证据质量不高,但有研究表明其可能在偏头痛的急性期治疗中有效,可在偏头痛急性期作为辅助治疗,但其疗效仍需进一步高质量研究验证。生活方式调整02.头痛的自我管理非常重要,包括生活方式的调整、避免诱发因素等,如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减少压力等,有助于减少偏头痛的发作频率。其他非药物治疗

特殊人群治疗05202X

妊娠期和哺乳期的急性期偏头痛治疗首选非药物治疗,若非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妊娠期药物治疗首选对乙酰氨基酚,但建议尽可能减少使用频率,尤其在孕晚期,曲普坦类药物在妊娠期使用的研究有限,可作为二线治疗。哺乳期药物治疗首选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和双氯芬酸,因曲普坦类药物的蛋白结合程度高,乳汁中浓度低,可作为NSAIDs效果不佳的次要选择。妊娠期治疗哺乳期治疗0102妊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