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视力残疾康复服务规范 编制说明.pdf
文件大小:526.82 KB
总页数:5 页
更新时间:2025-06-02
总字数:约2.88千字
文档摘要

《视力残疾康复服务规范》团体标准编制说明

一、目的和意义

目前,我国视力残疾人已达1263万,截至2017年底,

我国已有视力残疾康复服务机构1194个,我国视力残疾康

复需求越来越大。但是由于我国视力残疾康复专业技术人员

匮乏,康复服务水平参差不齐,缺少统一的行业标准、准入

制度及技术规范,各地区视力残疾康复工作的发展极不均

衡。尤其对于不同年龄阶段的视力残疾人,根据不同视力水

平制定低视力和盲的康复流程和康复内容,对于残联机构有

效开展视力残疾康复工作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现阶段迫

切需要制定专业的视力残疾康复服务规范使我国视力残疾

康复机构建设,康复服务流程、服务内容及相应的技术要求

达到统一标准,从而提升各省市地区视力残疾康复机构的服

务能力。

二、任务来源

《视力残疾康复服务规范》在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2020

年第一批团体标准制定计划中列为团体标准制定计划,项目

编号为CARD202002,旨在推动视力残疾康复服务标准化工

作。

三、主要工作过程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组织具有丰富视力残疾康复经验

1

的专家担任本《规范》的起草工作,并由本专业委员会主任、

天津医科大学校长颜华教授担任《规范》编制的首席专家,

编制团队成员多年来承担视力残疾人康复项目以及临床、教

学和科研工作,具有良好的专业基础和实践经验。

在《规范》编写工作筹备期间,编制团队就编制内容的

框架和内容进行了专项研讨,在确定整体架构后,编制团队

成员对国内主要的低视力康复医疗机构以及基层视力残疾

康复服务机构和从业人员情况进行了调研,并结合当前开展

视力残疾综合康复的专业要求,在整合多方资源的基础上撰

写本搞,并在团队内部进行多次讨论和修订。《规范》成稿

后,编制团队与中残联领导及研讨修正专家队伍就编写内容

的主次以及内容的添加删减进行了深入探讨,进一步完善了

具体内容。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团体标准管理委员会秘书处

召开立项审查会,会上编制团队成员就审查专家提出的问题

进行了答辩,并根据专家的建议对内容及格式进行了进一步

的修正,最终形成定稿。

四、主要条款、技术指标的说明

《视力残疾康复服务规范》以专业、通俗的语言阐述了

视力残疾、视力残疾康复的定义,内容涉及康复支持条件、

服务流程、服务内容、康复质量控制等方面。结合了目前视

力残疾康复的专业要求和发展趋势,根据人群特点从0-6岁、

青少年、中老年人提出了相应的康复内容和支持服务,指导

2

各级康复技术人员实施具体工作。该《规范》便于残联行政

管理人员和康复服务人员学习理解,也有助于各类康复机构

参照执行。

五、与现行有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关系

《规范》在编制过程中严格遵循政策规范的相关规定,

不违背现行的法律、法规,并将各项政策和视力残疾康复专

业要求进行细化和具体化,覆盖人群更广、康复内容更全面,

为落实法律政策相关规定提供了实施路径。

六、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

本团体标准编制过程中按程序征求过各方意见。先后收

到中国残疾人辅助器具中心组织的专家团修改意见8条,同

时对整体格式提出了修改建议。编制单位对8条意见逐一认

真研究,并对格式进行修正,填写了《征求意见汇总处理表》

将处理意见作了汇报。

修改意见中无重大分歧意见。

七、采用国际标准的程序及说明

3

《视力残疾康复服务规范》团体标准编制说明

一、目的和意义

目前,我国视力残疾人已达1263万,截至2017年底,

我国已有视力残疾康复服务机构1194个,我国视力残疾康

复需求越来越大。但是由于我国视力残疾康复专业技术人员

匮乏,康复服务水平参差不齐,缺少统一的行业标准、准入

制度及技术规范,各地区视力残疾康复工作的发展极不均

衡。尤其对于不同年龄阶段的视力残疾人,根据不同视力水

平制定低视力和盲的康复流程和康复内容,对于残联机构有

效开展视力残疾康复工作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现阶段迫

切需要制定专业的视力残疾康复服务规范使我国视力残疾

康复机构建设,康复服务流程、服务内容及相应的技术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