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中医知识培训课件.pptx
文件大小:8.39 MB
总页数:34 页
更新时间:2025-06-02
总字数:约3.15千字
文档摘要

中医知识培训课件

CATALOGUE目录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知识针灸推拿技能拔罐刮痧等非药物疗法养生保健与食疗方法常见病症中医诊疗思路

中医基础理论01

阐述阴阳对立、互根、消长、转化等规律,解释人体生理、病理现象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以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特性来归类自然界的各种事物和现象,阐述其相互间生克制化关系,解释宇宙万物的发生、发展与变化。阴阳五行学说五行学说阴阳学说

研究人体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包括五脏六腑、奇恒之腑等。脏腑学说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相互关系的学说,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等。经络学说脏腑经络理论

病因学说阐述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饮食劳倦、外伤虫兽等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病机学说研究疾病发生、发展、传变及转归的机理,包括邪正盛衰、阴阳失调、气血失常等。病因病机理论

四诊合参,即望、闻、问、切四诊并用,综合分析病情资料,做出正确诊断。诊断原则辨证论治,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及舌脉等表现,确定证型,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同时遵循“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标本兼治。治疗原则诊断与治疗原则

中药学知识02

祛风湿药祛风除湿、散寒止痛,用于风湿痹痛、关节疼痛等。解表药发散风寒、发散风热,用于外感风寒或风热所致的表证。清热药清热泻火、清热燥湿、清热凉血,用于热病高热、痈肿疮毒、湿热黄疸等。利水渗湿药利水消肿、渗湿健脾,用于水肿、小便不利、脾虚泄泻等。温里药温中散寒、回阳通脉,用于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肢冷脉微等。中药分类与功效

常用中药介绍黄芪熟地黄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补血滋阴,益精填髓。人参当归白术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

十八反甘草反甘遂、大戟、海藻、芫花;乌头反贝母、瓜蒌、半夏、白蔹、白及;藜芦反人参、沙参、丹参、玄参、细辛、芍药。十九畏硫黄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川乌、草乌畏犀角,牙硝畏三棱,官桂畏石脂,人参畏五灵脂。中药配伍禁忌

中药煎煮与服用方法煎煮方法:先将药材浸泡30-60分钟,用水量以高出药面为度。一般中药煎煮两次,第二煎加水量为第一煎的1/3-1/2。煎煮时间根据药材性质而定,一般煮沸后10-15分钟为宜。服用方法:一般汤剂宜温服,解表药宜热服,服用后避风寒或增衣被以助汗出;热证服寒药,宜凉服;寒证服热药,宜热服;真寒假热用热药宜冷服;真热假寒用寒药宜热服;发汗药宜温服以助发汗;止汗药宜热服以助固表;泻下药宜空腹冷服;驱虫药宜空腹服用;补益药宜饭前服用;对胃肠有刺激的药物宜饭后服用;安神药宜睡前服用;截疟药宜在疟疾发作前2小时服用;治疟药宜在发作前3~5小时服用;治遗尿药宜睡前服用;治痛经药宜在行经前3~5天或经期服用;治月经不调药宜在经前或经期服用;治带下药宜在带下时服用;治不孕症药宜在经期中间时段服用(即月经周期第12~16天);治疗急性病不拘时间随时可服;慢性病定时服;病在上焦者饭后服;病在下焦者饭前服;治疗疟疾、哮喘病宜在发作前2小时服药;治失眠药后睡前服;治疗脾胃病的药饭前服。

针灸推拿技能03

包括指切进针法、舒张进针法、提捏进针法等,操作时需掌握正确的手法和角度。进针法行针法出针法包括提插法、捻转法等,用于加强针感、调节气血运行。出针时需轻缓,避免过度刺激和损伤。030201针灸基本手法

针灸治疗头痛常用穴位包括百会、风池、太阳等,可配合按摩和中药治疗。头痛针灸治疗颈椎病常用穴位包括大椎、风府、天柱等,可配合推拿和牵引治疗。颈椎病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常用穴位包括肾俞、命门、腰阳关等,可配合拔罐和艾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常见病症针灸治疗

以手掌背部近小指侧部分贴于体表,通过腕关节的伸屈和前臂的旋转运动,使产生的力作用于体表。滚法以拇指指端或螺纹面着力,通过腕部的往返摆动,使产生的力作用于体表。一指禅推法以手掌大鱼际或掌根部分着力,吸定于体表一定部位或穴位上,带动皮下组织一起做轻柔缓和的回旋运动。揉法推拿基本手法

常见病症推拿治疗肩周炎推拿治疗肩周炎常用手法包括滚法、揉法、一指禅推法等,可配合拔罐和艾灸治疗。腰肌劳损推拿治疗腰肌劳损常用手法包括按法、摩法、擦法等,可配合热敷和中药治疗。小儿腹泻推拿治疗小儿腹泻常用手法包括补脾经、推大肠经、摩腹等,可配合捏脊和艾灸治疗。

拔罐刮痧等非药物疗法04

拔罐原理:通过罐内负压作用于人体表面穴位或特定部位,使皮肤充血、瘀血,达到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祛风散寒等效果。拔罐原理及操作技巧

操作技巧选择合适大小的罐具确定拔罐部位并涂抹适量润滑剂拔罐原理及操作技巧

用闪火法或投火法将罐吸附于皮肤上控制拔罐时间,一般留罐10-15分钟起罐时,先用手按压皮肤,使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