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严重过敏急救指南.pptx
文件大小:3.37 MB
总页数:27 页
更新时间:2025-06-02
总字数:约2.51千字
文档摘要

严重过敏急救指南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02

急救初步处理

01

过敏反应识别

03

药物使用规范

04

特殊场景应对

05

医疗衔接流程

06

预防与教育

01

过敏反应识别

常见过敏症状分类

如瘙痒、荨麻疹、红斑、肿胀等。

皮肤症状

如呼吸急促、气喘、喉头水肿、鼻塞、流涕等。

呼吸道症状

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

消化道症状

如低血压、心律失常、晕厥等。

心血管症状

严重过敏反应特征

症状严重

严重过敏反应症状通常较为严重,可能导致生命威胁。

03

严重过敏反应往往同时涉及多个器官系统,如皮肤、呼吸、消化和心血管系统。

02

累及多系统

急性发病

严重过敏反应通常在接触过敏原后几分钟至几小时内迅速出现。

01

高风险人群与诱因

01

高风险人群

有过敏史的人、哮喘患者、易感人群等更容易发生严重过敏反应。

02

常见诱因

食物(如花生、树坚果、鱼类、贝类、鸡蛋、牛奶等)、药物(如青霉素、磺胺类药物等)、昆虫叮咬、接触过敏原等。

02

急救初步处理

拨打急救电话

在出现严重过敏反应时,应迅速拨打急救电话或寻求医疗帮助。

现场评估

快速评估患者的意识、呼吸、心跳等生命体征,以及过敏反应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紧急呼叫与现场评估

过敏原隔离措施

尽快将患者从过敏原环境中转移,避免再次接触过敏原。

迅速远离过敏原

如花粉、昆虫毒液等,需迅速去除患者身上的残留物。

去除身上残留过敏原

在不确定过敏原的情况下,尽量将患者与可能引起过敏的物质隔离。

避免交叉过敏

患者体位管理原则

避免过度运动

患者应保持安静,避免过度运动加重过敏反应。

03

将患者的下肢抬高,有利于血液回流,缓解过敏反应引起的水肿和不适感。

02

抬高下肢

保持呼吸道通畅

患者应保持平躺姿势,头部偏向一侧,以便呕吐物或分泌物能够顺利排出。

01

03

药物使用规范

肾上腺素注射操作步骤

识别过敏性反应

迅速判断患者是否出现严重过敏反应,如呼吸急促、喉头水肿、低血压等。

01

注射肾上腺素

立即在大腿外侧或臀部肌肉注射肾上腺素,剂量通常为0.3-0.5毫克。

02

寻求紧急医疗帮助

在注射肾上腺素后,立即拨打急救电话或送往医院救治。

03

抗组胺药物适用场景

抗组胺药物可减轻皮肤瘙痒、打喷嚏、流鼻涕等过敏症状。

缓解过敏症状

辅助抗过敏治疗

预防过敏发作

在肾上腺素注射后,抗组胺药物可作为辅助治疗,帮助缓解过敏症状。

对于已知的过敏原,可在接触前预防性使用抗组胺药物,以降低过敏反应的发生。

在急救后,需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确保症状得到缓解。

观察病情

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如出现呼吸困难,应及时吸氧或进行人工呼吸。

保持呼吸道通畅

过敏反应可能导致患者脱水,应给予适量的口服或静脉补液。

补充液体

急救后辅助用药建议

04

特殊场景应对

儿童过敏急救差异

紧急处理

儿童过敏反应往往比成人更危险,需迅速采取措施,降低过敏原暴露,保持呼吸道通畅。

03

儿童过敏时,需考虑药物对儿童身体的影响,避免使用对儿童有禁忌的药物。

02

药物选择

生理特点

儿童免疫系统和生理机能尚不成熟,更易发生过敏反应,且病情进展迅速。

01

无药物时的应急方案

脱离过敏原

迅速离开过敏原,避免过敏反应进一步加重。

01

寻求帮助

立即呼叫急救电话或寻求他人帮助,以获取专业救援。

02

呼吸通畅

保持呼吸道通畅,如解开衣领、裤带等,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

03

多系统受累处置要点

呼吸系统

心血管系统

皮肤系统

消化系统

出现呼吸急促、哮喘等症状时,需及时给予吸氧、平喘等处理。

出现心跳过速、血压下降等过敏性休克症状时,需紧急救治,如使用肾上腺素、液体复苏等。

出现皮疹、瘙痒等症状时,可外用抗过敏药膏或冷敷缓解症状。

出现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时,可给予止吐、止泻等处理,同时保持水电解质平衡。

05

医疗衔接流程

呼吸急促或呼吸困难

心跳加速或心悸

过敏反应可能导致喉头水肿,引起呼吸道阻塞,需立即就医。

严重过敏反应可能导致心血管系统受影响,出现心跳加速等症状。

急救后送医指征

头晕、意识模糊或昏迷

过敏反应可能影响神经系统,导致头晕、意识模糊甚至昏迷。

持续性呕吐、腹痛

可能是严重过敏反应引起的胃肠道症状,需就医治疗。

医疗信息传递要素

过敏原信息

急救措施记录

过敏症状描述

患者基本信息

尽可能提供过敏原的详细信息,包括物质名称、接触方式等。

详细描述患者的过敏症状,如红肿、瘙痒、呼吸困难等。

提供已采取的急救措施信息,如服用抗过敏药物、脱离过敏原等。

包括患者姓名、年龄、性别、基础疾病等,有助于医生快速了解患者情况。

后续监测注意事项

观察症状变化

在送医途中或到达医院后,需持续观察患者的症状变化,以便及时处理。

遵医嘱用药

在医院接受治疗后,需遵医嘱按时服药,并密切关注药物反应。

避免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