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炎症性呼吸系统疾病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4)解读202X汇报人:XXX2025.5
共识背景与意义2型炎症性呼吸系统疾病机制与识别靶向治疗的整体原则与核心推荐2型炎症性呼吸系统疾病及共病管理总结与展望CONTENTS
共识背景与意义01202X
2型炎症是由Th2细胞和ILC2介导的炎症反应,以IL-4、IL-5、IL-13等细胞因子异常激活为特征,导致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气道上皮屏障破坏及黏液高分泌。2型炎症的定义2型炎症是多种呼吸系统疾病的共同病理生理基础,如哮喘、慢阻肺病、过敏性支气管肺曲霉病等,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治疗具有重要影响。2型炎症的临床意义2型炎症的定义与影响
2型炎症性呼吸系统疾病机制与识别02202X
这些疾病均以气道上皮屏障功能破坏、炎症细胞浸润、气道黏液高分泌、气道重塑及气道高反应性为共同病理生理特征。2型炎症性呼吸系统疾病包括哮喘、部分慢阻肺病、过敏性支气管肺曲霉病、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嗜酸细胞性支气管炎、嗜酸性粒细胞性肺炎和部分非囊性纤维化支气管扩张症。0102疾病谱疾病特征疾病范围
生物标志物常用的2型炎症生物标志物包括血清总IgE、过敏原特异性IgE、痰EOS、血EOS和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等,可用于评估2型炎症并预测生物制剂的治疗反应。识别的重要性准确识别2型炎症有助于明确疾病表型,为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提高治疗效果。2型炎症识别
靶向治疗的整体原则与核心推荐03202X
明确T2炎症表型通过生物标志物(EOS、FeNO、IgE)进行分型,确定患者是否属于2型炎症表型。评估疾病严重度对于哮喘,需评估急性发作频率、OCS使用情况、ACT评分和肺功能等;对于慢阻肺病,需评估年急性加重次数、肺功能和CAT评分等。选择靶向药物根据疾病表型和严重度,选择合适的靶向药物,如抗IgE单抗、抗IL-4Rα单抗、抗IL-5/5Rα单抗和抗TSLP单抗等。治疗原则:个体化分层管理
01哮喘治疗推荐对于未控制的中重度过敏性哮喘患者,推荐使用抗IgE单抗(奥马珠单抗)作为附加治疗;对于中重度2型/EOS性哮喘或需要OCS维持治疗的患者,推荐使用抗IL-4Rα单抗(度普利尤单抗)作为附加治疗。0203慢阻肺病治疗推荐对于接受ICS+LABA+LAMA治疗但仍有急性加重风险且伴有2型炎症(如EOS≥300/μL)的未控制慢阻肺病患者,推荐加用抗IL-4Rα单抗(度普利尤单抗)治疗。其他疾病治疗推荐对于其他2型炎症性呼吸系统疾病,如嗜酸细胞性支气管炎、嗜酸性粒细胞性肺炎等,目前生物制剂治疗的证据有限,暂不推荐常规使用。核心推荐
2型炎症性呼吸系统疾病及共病管理04202X
2型炎症性呼吸系统疾病常伴随多种2型炎症相关共病,如鼻窦炎、特应性皮炎、嗜酸性食管炎等,这些共病会加重患者的疾病负担。共病的多样性共病患者在症状表现、发作频率、住院时间和医疗费用方面均显著高于无共病者,且对口服糖皮质激素的依赖性增加。共病的影响共病特点
对于可能存在2型炎症的慢性炎症性疾病患者,需进行多学科评估,包括评估共病、生物标志物、对生活质量的影响以及现有药物的使用情况。多学科评估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评估结果,制定个体化的诊疗方案,考虑2型炎症靶向生物制剂的适用性,以实现多系统疾病的全面改善。个体化治疗方案共病管理策略
总结与展望05202X
01临床指导作用本共识系统整合了2型炎症性呼吸系统疾病的病理机制、诊断标准和治疗策略,通过16条循证推荐为临床实践提供了精准指导。02规范治疗路径共识不仅强化了生物制剂在哮喘、慢阻肺病等高证据强度疾病中的应用规范,还针对低证据强度疾病提出了审慎管理策略,强调多学科协作与个体化治疗。共识的核心价值
真实世界研究需进一步推动真实世界研究,积累中国人群数据,优化治疗路径。治疗目标实现最终实现“炎症早控、共病共管、生活质量提升”的核心目标,为患者带来更好的预后和生活质量。未来发展方向
谢谢大家202X汇报人:XXX20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