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埃博拉出血热个人防护第1页,共2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IEHS,ChinaCDC埃博拉出血热Ebolahemorrhagicfever由埃博拉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出血性传染病病死率可高达50%-90%概述第2页,共2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IEHS,ChinaCDC病原学属丝状病毒科有脂质包膜在室温及4℃可存活1个月EBV对热有中度抵抗力,60℃灭活病毒需要1小时对紫外线、γ射线、甲醛、次氯酸、酚类等消毒剂和脂溶剂敏感概述第3页,共2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IEHS,ChinaCDC传播途径接触传播患者和被感染动物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其他概述有动物实验表明,埃博拉病毒可通过气溶胶传播患者的精液中可分离到病毒,故存在性传播的可能性。第4页,共2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IEHS,ChinaCDC概述人群易感性人类对埃博拉病毒普遍易感发病主要集中在成年人,这和暴露或接触机会多有关不同性别间无发病差异目前尚未发现埃博拉出血热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第5页,共2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IEHS,ChinaCDC高危人群(出现疫情时,感染风险较高的人员)医务人员与病人有密切接触的家庭成员或其他人在葬礼过程中直接接触死者尸体的人员在雨林地区接触了森林中死亡动物的人概述第6页,共2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IEHS,ChinaCDC概述潜伏期2-21天,一般8-10天。尚未发现潜伏期有传染性临床表现早期急性起病,症状不典型,发热并快速进展至高热,伴乏力、头痛、肌痛、咽痛等;并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皮疹等。极期(3-4天后),持续高热,感染中毒症状及消化道症状加重,有不同程度的出血,包括皮肤粘膜出血、呕血、咯血、便血、血尿等,严重者可出现意识障碍、休克及多脏器受累,多在发病后2周内死于出血、多脏器功能障碍等。第7页,共2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IEHS,ChinaCDC概述留观病例:具备流行病学史中任何一项的发热(体温37.3℃)患者。疑似病例:具备流行病学史中任何一项,且符合任何一条者:1)体温38.6℃,出现严重头疼、肌肉痛、呕吐腹泻腹痛;2)发热伴不明原因出血;3)不明原因猝死。确诊病例:留观和疑似病例基础上具备诊断依据中实验室检查任一项检测阳性者。1/来自疫区或21天内有疫区旅行史;2.21天内接触过来自或曾到过疫区的发热者;3.21天内接触过患者及其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或尸体等;4.接触过被感染的动物---国卫发明电[2014]44号第8页,共2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IEHS,ChinaCDC概述无特效治疗措施对症和支持治疗注意水、电解质平衡,预防和控制出血治疗肾、肝功能衰竭和出血、DIC等并发症控制继发感染第9页,共2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IEHS,ChinaCDC*概述防控策略隔离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第10页,共2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IEHS,ChinaCDC手卫生措施:日常工作中均应加强手卫生推荐使用含酒精的快速手消毒剂也可使用洗手液和流动水按七步洗手法正确洗手手部有可见污染物时,用洗手液在流动水下洗手不推荐用肥皂洗手手卫生时机:1直接接触每个患者前2直接接触每个患者后3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辅料等之后4进行无菌操作、接触清洁、无菌物品之前5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后进入污染区戴手套和穿个人防护装备前可能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及其污染物品后脱去手套或个人防护装备后第11页,共2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IEHS,ChinaCDC手部防护进入污染区域、进行诊疗活动和实验室操作时,至少佩戴一层一次性手套一层or两层?搬运有症状患者和尸体、进行环境清洁消毒或医疗废物处理时,加戴长袖橡胶手套在接触不同患者、手套污染严重或手套破损时及时更换并进行手卫生注意事项戴手套不能替代手卫生,且尽量减少接触污染物手套应大小合适佩戴之前做简易充气检漏检查,确保手套没有破损手套套在防护服袖口外面,可胶带固定,以防脱落切勿反复使用严禁戴手套时触摸脸部,调整个人防护用品第12页,共2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IEHS,ChinaCDC佩戴手套方法第13页,共28页,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