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系统疾病癫痫病理与诊疗演讲人:日期:
目录CONTENTS01疾病概述02病理机制03临床表现04诊断流程05治疗方案06预防管理
01疾病概述
癫痫定义与核心特征01癫痫定义癫痫是一种由脑部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的慢性疾病。这种疾病的特点是反复发作、突发突止以及持续时间短暂。02核心特征癫痫的核心特征包括发作性、短暂性、重复性、刻板性和发作时的脑功能异常。发作时可表现为意识、运动、感觉、精神或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国际分类标准更新根据国际抗癫痫联盟(ILAE)的最新分类,癫痫被分为局灶性发作、全面性发作以及不能分类的发作。每种发作类型都有其特定的临床表现和脑电图特征。最新分类标准准确的分类有助于指导治疗、评估预后以及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同时,分类的更新也反映了人们对癫痫认识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分类意义0102
全球发病率数据统计癫痫是全球最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之一,影响着各个年龄段的人群。据统计,全球约有5000万人患有癫痫,其中大部分在发展中国家。发病率情况癫痫的发病率呈现出一定的地域和年龄差异。在一些地区,由于医疗条件落后、卫生状况差以及文化信仰等因素,癫痫的发病率较高。同时,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增加,癫痫的发病率也有望进一步上升。发病趋势
02病理机制
神经元异常放电原理神经元兴奋与抑制失衡神经元异常放电可能与离子通道异常、神经递质失衡等因素有关,导致神经元兴奋性过高,易于放电。神经元膜电位不稳定神经元异常放电的传播神经元膜电位不稳定可能导致神经元异常放电,这种不稳定性可能与离子通道的功能异常或神经递质的异常调节有关。神经元异常放电可通过突触传递至其他神经元,导致局部神经元网络的异常放电,进而引发癫痫发作。123
神经递质失衡机制兴奋性神经递质如谷氨酸等过多,可能导致神经元过度兴奋,增加异常放电的风险。兴奋性神经递质过多抑制性神经递质如γ-氨基丁酸(GABA)等不足,可能使神经元的抑制作用减弱,易于发生异常放电。抑制性神经递质不足神经递质之间的平衡关系对于维持神经元正常功能至关重要,神经递质调节失衡可能导致神经元异常放电。神经递质调节失衡
脑部病变如脑萎缩、脑肿瘤、脑血管病等,可能引发神经元异常放电,导致癫痫发作。脑结构异常关联性脑部病变与癫痫神经元异常放电可能导致脑结构的改变,如神经元死亡、突触重塑等,这些改变进一步加剧神经元异常放电,形成恶性循环。神经元异常放电与脑结构异常癫痫病灶与脑功能区的关系密切,不同脑功能区的异常放电可能导致不同类型的癫痫发作。癫痫病灶与脑功能区关系
03临床表现
全面性发作类型区分全面强直-阵挛发作(GTCS)阵挛性发作强直性发作失神发作以意识丧失和全身强直和阵挛性抽搐为特征,伴随呼吸暂停、口吐白沫等。全身肌肉强烈收缩伴意识丧失,使患儿固定于某种姿势,如头仰、双臂屈曲或伸直等。以肌肉快速、重复地收缩和放松为特征,表现为点头、摇头或肢体抽动等。突然发生和终止的意识丧失,不伴抽搐,可伴有简单的自动性动作,如咀嚼、吞咽等。
局灶性发作典型症状局灶性感觉性发作表现为感觉异常,如麻木、针刺感、触电感等,多发生在口角、舌、手指或足趾等部位灶性神经功能缺失症状表现为某一脑区功能暂时丧失,如失语、失用、失认等,发作后常有意识障碍。局灶性运动性发作表现为某一局部肌肉的抽搐或痉挛,如肢体不自主运动、眼睑跳动等。自动症表现为不自主的动作或行为,如摸索、擦脸、咂嘴等,多发生在局灶性发作时。
癫痫持续状态特征发作时间延长单次发作时间超过半小时或连续两次发作之间意识未完全恢复。频繁发作短时间内反复发作,且每次发作时间较长。神经系统受损表现持续发作会导致神经系统受损,表现为意识障碍、认知功能下降、精神萎靡等。生命体征异常可能出现高热、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呼吸不规则等生命体征异常。
04诊断流程
病史采集关键要素发作情况包括发作的类型、频率、持续时间、发作时的症状表现以及有无先兆等。01癫痫家族史询问患者家族中是否有癫痫病史,有助于确定癫痫的遗传倾向。02既往病史了解患者既往是否有过脑部疾病、颅脑外伤、高热惊厥等病史。03用药史了解患者是否曾用过抗癫痫药物,以及用药后的疗效和不良反应。04
脑电图判读标准棘波棘-慢复合波尖波发作间期放电棘波是脑电图中的一种异常波形,常提示脑部存在癫痫样放电。尖波也是脑电图中的一种异常波形,与棘波相似,但波形更为尖锐。棘-慢复合波是棘波和慢波的组合,是癫痫患者脑电图中最常见的异常波形之一。发作间期放电是指在癫痫发作间期,脑电图上出现的异常放电现象。
影像学检查适应症核磁共振(MRI)01对于发现脑部结构性异常有很高的敏感性,如脑肿瘤、脑血管病变等。脑电图(EEG)02是癫痫诊断和分型的重要依据,可以检测到脑部异常放电的情况。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03可以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