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偏执性精神障碍.ppt
文件大小:505.5 KB
总页数:36 页
更新时间:2025-06-02
总字数:约4.04千字
文档摘要

关于偏执性精神障碍第1页,共3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概述偏执性精神障碍是一大组疾病的概称。以比较系统的妄想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精神障碍。又称妄想性障碍。其共同特点是以持久的、系统的且比较固定的妄想为主要临床特征。妄想以被迫害,嫉妒或疑病妄想较为常见,内容不显荒谬,妄想的发展符合逻辑,结构比较系统严密;行为、情感反应与妄想观念相一致;无幻觉或偶伴幻觉;病程长而无精神衰退;智能保持良好。第2页,共3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病因病因不清楚。尚无证据表明遗传因素有重要作用。患者多主观、固执、猜疑、敏感、高傲、自负和容易嫉妒,故推测不良个性在本病中有重要作用。多在精神因素,如意外事故、挫折或失败作用下开始发病,因此精神因素可能起着促发作用。有些社会和躯体因素,如社会经济剥夺、耳聋、失眠和中毒、有助于偏执思想的形成,孤独、与世隔离以及处于一种语言不通的环境中也容易产生偏执症状。第3页,共3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发病机理

还不清楚。多认为,由于这类患者有个性缺陷,而且对社会抱着仇视的心理,当他们遇到意外事故或遭受的挫折或失败超过他们可能耐受的限度时,患者便把这些事件看成有特殊意义,认为他们是不公正或错误的受害者,错误地理解周围人的举动和态度,把挫折和失败归因于他人;不断地从环境中寻找可以解释其挫折和失败的线索和证据,并且仅仅选择和接受可以证明其妄想信念的材料,认为这些材料才是真的。患者逐渐把有关材料联系起来,在歪曲和误解的基础上发展成结构较为严密的妄想系统。第4页,共3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临床表现

共同特点是持久的妄想。系统的妄想为主要症状,内容比较固定,很少或基本无精神分裂症的特征性幻觉,在不涉及患者妄想情况下其它方面不表现明显的精神异常

第5页,共3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常见病种包括偏执狂偏执状态急性妄想发作更年期偏执状态等第6页,共3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偏执狂第7页,共3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偏执狂临床特点:多见于30岁以上的中年人。具有以下特点:①病程缓慢发展。②持久而不可动摇和高度系统化的妄想为本病的突出表现。③妄想是在对事实的片面评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多以被害妄想开始,继之可出现夸大妄想,两者相互交织。④病人的思维始终保持条理和有逻辑,情绪和行为与妄想相一致。⑤即使病程长但不出现衰退,无幻觉。第8页,共3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偏执狂本病男性多于女性,多见于中年人,职业以脑力劳动者多见,病前有特殊个性缺陷,表现为主观、固执、敏感多疑、自负、自命不凡、自尊心强,对他人怀有戒心,不安全感,好争论,自我中心以及好幻想等。第9页,共3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偏执狂分类诉讼狂:认为受到人身迫害、名誉被玷污,得不到公正解决而诉诸于法庭色情狂:坚信某一男性对自己有爱慕之情,当试探被拒绝则认为是在考验自己夸大狂:自命不凡、才华出众,称有惊人发明即将成为国内首富嫉妒狂:认为配偶有新欢,采取跟踪、检查的方式,可有暴力行为第10页,共3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偏执狂--1诉讼狂:认为受到人身迫害、名誉被玷污,得不到公正解决而诉诸于法庭被迫害较为常见,有时与夸大狂同时存在。患者在生活或工作中遭受挫折时,不但不能实事求是地检查和分析主观和客观原因,反而片面地把失败归咎于客观条件,认为别人在暗中捣鬼,有意陷害他,以致疑窦丛生,捕风捉影,把周围发生的现象或别人的一言一行皆牵强附会地加以歪曲,认为这一切变化都是针对他的。在猜疑的基础上形成关系妄想和被害妄想,患者往往以反抗的态度进行斗争,尽管到处碰壁,也决不妥协。经常向法院和公安机关控诉“迫害者”的罪行,要求伸张正义,保障自己的安全。患者在进行反“迫害”斗争时可能发生伤人或其他暴力行为。有的患者同时出现夸大妄想,也可以夸大妄想为主要症状,认为自己有钱,有才干或有发明创造,因而引起他人的嫉妒,遭到种种打击和陷害,这又加强了患者的被害妄想,因而不断地申诉和控告。第11页,共3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案例病例:患者男性,57岁,未婚,中学教师,大学文化程度。患者自幼体健。小学成绩优良,13岁入中学。因抗日战争随学校迁入内地,辗转多次移居,生活比较艰苦,同时与家人失去联系。中学毕业后考入某联大经济系学习。个性倔强,单平静,喜欢读书,业余时间多在图书馆钻研。无烟酒等不良嗜好。在大学二年级时,因信仰共产主义学说,曾被国民党政府逮捕,不久即释放。新中国成立后转入北京某大学法律系学习。因此开始感到紧张,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