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连枷胸的护理.pptx
文件大小:3.31 MB
总页数:27 页
更新时间:2025-06-02
总字数:约2.56千字
文档摘要

连枷胸的护理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CATALOGUE

02

诊断与评估标准

03

急性期处理原则

04

并发症防控策略

05

专项护理实践

06

康复管理计划

01

基础概念解析

01

基础概念解析

PART

连枷胸定义与发病机制

连枷胸定义

连枷胸是一种严重的胸部外伤,特征为多处肋骨骨折和胸壁软化,形成“连枷”或“反常呼吸”的现象。

01

发病机制

连枷胸通常由强大的外力作用于胸壁,如车祸、跌落等,导致多处肋骨骨折和胸壁软化。肋骨骨折后,胸壁失去了肋骨的支撑作用,形成软化区,在吸气时软化区胸壁内陷,呼气时外突,形成反常呼吸。

02

疼痛

呼吸困难

反常呼吸

循环系统症状

连枷胸患者常常出现严重的胸痛,尤其在深呼吸、咳嗽或转动身体时疼痛加剧。

由于反常呼吸和胸痛,患者往往出现呼吸困难,需要用力呼吸以维持足够的通气量。

连枷胸最典型的临床表现是反常呼吸,即吸气时胸壁内陷,呼气时外突,与正常呼吸运动相反。

严重的连枷胸可能导致循环系统症状,如心率增快、血压下降等,甚至可能出现休克。

典型临床表现特征

呼吸功能受损

连枷胸导致的反常呼吸和胸壁软化会严重影响患者的呼吸功能,导致通气不足和缺氧。

肺部并发症

连枷胸患者容易发生肺部并发症,如肺炎、肺不张等,这些并发症会进一步加重患者的呼吸困难和缺氧症状。

循环系统负担加重

由于呼吸功能受损,患者需要用力呼吸以维持足够的通气量,这会使循环系统负担加重,心率增快,心脏做功增加。

康复期长

连枷胸的康复期通常较长,患者需要长时间的休息和恢复,而且可能会留下永久性的功能障碍。

病理生理学影响分析

02

诊断与评估标准

PART

影像学诊断依据

更精确地评估肋骨骨折的数量、部位和程度,以及连枷胸的范围和程度。

CT扫描

观察肋骨骨折部位、范围、错位及愈合情况,评估胸壁软化程度。

X线检查

可发现肋骨骨折断端,评估胸壁软化和反常呼吸。

超声检查

呼吸功能评估指标

反映肺通气功能,评估呼吸代偿能力。

反映肺通气和换气功能,评估有无缺氧。

观察呼吸频率和节律变化,判断呼吸中枢受损情况。

肺活量

动脉血氧分压

呼吸频率和节律

合并损伤筛查要点

评估意识、瞳孔、神经系统症状,以筛查颅脑损伤。

头部损伤

检查腹部压痛、反跳痛、肌紧张,以筛查腹腔脏器损伤。

腹部损伤

检查四肢活动度、畸形及骨擦音,以筛查骨折。

四肢骨折

01

02

03

03

急性期处理原则

PART

疼痛控制方案

药物镇痛

使用阿片类止痛药、非甾体抗炎药(NSAIDs)等,减轻患者疼痛。

采用肋间神经阻滞、椎旁神经阻滞等技术,阻断疼痛传导通路。

神经阻滞

冷敷、热敷等物理疗法,缓解肌肉紧张和疼痛。

物理疗法

呼吸支持技术选择

机械通气

在床上进行深呼吸、咳嗽等练习,促进肺部复张和排痰。

给予患者吸氧,提高血氧饱和度,缓解缺氧症状。

对于呼吸衰竭患者,及时采用机械通气,以维持生命体征。

呼吸功能锻炼

机械通气

胸壁固定

使用胸带、胶布等器材固定胸壁,减少肋骨断端活动。

手术治疗

对于多根多处肋骨骨折、胸壁软化等情况,及时手术治疗,以恢复胸廓稳定性。

胸腔闭式引流

对于有气胸、血胸患者,及时行胸腔闭式引流,排除积气、积血。

胸腔稳定干预措施

04

并发症防控策略

PART

肺部感染预防路径

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期吸痰,防止分泌物积聚。

呼吸道护理

定期清洁口腔,防止细菌滋生和吸入性肺炎。

口腔卫生

合理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发生。

抗菌药物治疗

如拍背、体位引流等,促进痰液排出。

胸部物理治疗

2014

呼吸衰竭预警机制

04

01

02

03

生命体征监测

密切监测患者呼吸、心率、血压等指标。

动脉血气分析

定期进行血气分析,及时发现呼吸衰竭迹象。

氧疗护理

给予合适的氧疗,确保患者氧合状况良好。

急救设备准备

备好气管插管、呼吸机等急救设备,确保随时可用。

呼吸机辅助通气

使用呼吸机辅助或控制患者呼吸,纠正反常呼吸。

反常呼吸纠正方法

药物治疗

使用镇静剂、肌松剂等药物,减轻患者呼吸运动。

胸壁固定

通过包扎、固定等方法,限制胸壁活动,纠正反常呼吸。

手术治疗

对于严重反常呼吸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01

02

03

04

05

专项护理实践

PART

体位管理与固定技巧

患侧上肢用绷带或胶布固定在胸壁,避免手臂活动时带动胸壁运动。

患侧上肢固定

采用平卧或侧卧位,保持身体平直,减少胸部的活动。

病人仰卧位

病人翻身时需要护理人员协助,保持身体平直,避免扭曲或弯曲。

翻身时协助

呼吸道分泌物清除规范

定时翻身拍背

每隔2-3小时翻身拍背一次,帮助患者排出呼吸道分泌物。

根据需要给予雾化吸入,稀释痰液,有利于排出。

雾化吸入

对于无力咳嗽或分泌物较多的患者,及时采用吸痰操作,保持呼吸道通畅。

吸痰操作

生命体征动态监测流程

定时测量患者的体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