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病理检验技术习题库+参考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共50题,每题1分,共50分)
1.抽出的积液必须立即送检,一般不得超过:
A、0.5~1h
B、6h
C、12h
D、24h
E、36h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一般抽出的积液必须立即送检,放置时间过长可能会导致细胞溶解、细菌繁殖等,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一般不得超过0.5~1h。
2.分化作用
A、1%盐酸乙醇
B、0.25%高锰酸钾
C、Verocay液
D、Lugol碘溶液
E、稀氨水
正确答案:A
3.下面的组织透明剂可作为骨组织石蜡切片透明剂的是()
A、香柏油
B、氯仿
C、松油醇
D、丁香油
E、水杨酸甲酯
正确答案:E
4.单纯疱疹病毒感染会出现
A、线索细胞
B、上皮细胞串起现象
C、羊毛球样或棉花团样病原体
D、胞浆嗜双色
E、细胞核呈毛玻璃样外观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时可出现细胞核呈毛玻璃样外观等特征性表现。线索细胞主要见于细菌性阴道病;上皮细胞串起现象等不是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的典型表现;胞浆嗜双色等也不符合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特点;羊毛球样或棉花团样病原体多见于真菌等感染。
5.临床病理检验中最基本、使用最多的技术方法是
A、常规病理检验技术
B、分子病理学
C、细胞培养
D、特殊染色
E、免疫组化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常规病理检验技术包括标本的采集、固定、脱水、透明、浸蜡、包埋、切片、染色、封片等一系列基本操作,是临床病理检验中最基础且使用最多的技术方法,通过对病变组织进行大体和显微镜下观察,为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重要依据。特殊染色、免疫组化、分子病理学等技术是在常规病理检验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方法;细胞培养不属于临床病理检验最基本的技术。
6.天狼星红苦味酸染色法在偏光显微镜下能观察到几种类型的胶原纤维()
A、4种
B、2种
C、1种
D、3种
E、5种
正确答案:A
7.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核膜轻度不规则
B、反应性核变化多发生于炎症过程
C、也可见于癌组织周围
D、染色质颗粒增加
E、核高度增大
正确答案:E
8.非医疗纠纷成人病理尸体解剖体表检查时,如条件不允许可以不检测的是()
A、皮肤颜色,有无出血
B、体重
C、鼻、口、外耳道有无分泌物
D、发育和营养状态
E、死者的性别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非医疗纠纷成人病理尸体解剖体表检查时,体重一般不是必须检测的项目,而性别、发育和营养状态、鼻、口、外耳道有无分泌物、皮肤颜色及有无出血等对于初步了解尸体情况是较为重要的检查内容。
9.Mallory磷钨酸苏木精(PTAH)染色法通常用于显示()
A、横纹肌纤维
B、平滑肌纤维
C、网状纤维
D、弹力纤维
E、神经纤维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Mallory磷钨酸苏木精(PTAH)染色法主要用于显示横纹肌纤维。该染色法可将横纹肌纤维染成蓝色,便于在显微镜下观察其形态结构等。平滑肌纤维一般用其他特殊染色方法显示;网状纤维常用银染色等;弹力纤维有特定的弹力纤维染色方法;神经纤维也有相应的神经组织染色方法来显示。
10.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在细胞学涂片上很难判断增生
B、在细胞学涂片上很难判断萎缩
C、萎缩是正常发育的器官、组织、细胞发生物质代谢而引起的体积减小
D、支气管黏液柱状上皮被鳞状上皮替代称为鳞化
E、宫颈管鳞状上皮被柱状上皮替代称为鳞化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在细胞学涂片上,增生、萎缩等改变有时确实较难准确判断,A、B选项正确;萎缩是正常发育的器官、组织、细胞发生物质代谢改变而引起的体积减小,C选项正确;支气管黏液柱状上皮被鳞状上皮替代称为鳞化,D选项正确;而宫颈管柱状上皮被鳞状上皮替代称为化生,不是鳞化,E选项错误。
11.关于巴氏染色法的描述,下列不正确的是()
A、宫颈涂片内分化差的小角化细胞鳞癌胞质呈红色
B、能显示鳞状上皮不同角化程度
C、涂片色彩丰富而鲜艳
D、细胞透明度好
E、常用于阴道涂片测定雌激素水平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宫颈涂片内分化差的小角化细胞鳞癌胞质应呈橘黄色或橘红色,而非红色,所以该选项描述不正确。其他选项关于巴氏染色法的描述均正确。常用于阴道涂片测定雌激素水平是巴氏染色法的常见用途之一;其细胞透明度好,涂片色彩丰富而鲜艳,能清晰显示鳞状上皮不同角化程度。
12.关于肉芽肿性炎症,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类上皮细胞在涂片中散在及成群存在即可对结核病作出诊断
B、类上皮细胞来源于网状内皮细胞、组织细胞、脱落的肺泡上皮细胞增生并吞并了结核杆菌而形成
C、朗罕氏巨细胞为多个类上皮细胞融合而成
D、是一种特异性炎症
E、常见于结核杆菌和真菌感染
正确答案:A
13.以下标本和申请单的编号正确的是
A、实验动物标本以“动”或“F”为首字母进行编号
B、尸体剖验标本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