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检验常见项目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CATALOGUE
02
体液检验技术
03
生化检验项目
04
免疫学检验应用
05
微生物检验方法
06
分子诊断技术
01
血液常规检验
01
血液常规检验
PART
红细胞计数(RBC)
血红蛋白(Hb)
红细胞压积(Hct)
血小板计数(PLT)
白细胞计数(WBC)
血常规五项检测
反映血液中红细胞数量,过多或过少可能与贫血、红细胞增多症等相关。
反映体内白细胞数量,增多可能表示感染、炎症等,减少可能与骨髓疾病、免疫系统疾病等有关。
反映血液中血小板数量,过高可能导致血栓,过低可能导致出血。
反映红细胞携氧能力,低于正常值可能表示贫血。
反映红细胞在血液中所占比例,异常可能与贫血、脱水等有关。
凝血功能分析
凝血酶原时间(PT)
01
反映外源性凝血系统功能,延长可能表示肝脏疾病、维生素K缺乏等。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02
反映内源性凝血系统功能,延长可能表示血友病、肝脏疾病等。
纤维蛋白原(Fib)
03
是凝血过程中的重要物质,增高可能表示高凝状态,降低可能表示低凝状态。
凝血酶时间(TT)
04
反映凝血共同途径的功能,延长可能表示纤溶亢进、异常抗凝物质增多等。
血型与交叉配血
根据红细胞膜上抗原的不同,将血液分为A、B、AB、O四种血型,输血时需注意匹配。
ABO血型系统
Rh阳性或Rh阴性,Rh阴性血型的个体在接受Rh阳性血液时会产生抗体,导致溶血反应。
输血前需进行交叉配血试验,确认供血者与受血者的血型是否相容,以避免输血反应。
对于孕妇、多次输血者等,需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以避免溶血性输血反应。
Rh血型系统
交叉配血试验
不规则抗体筛查
02
体液检验技术
PART
尿液常规与沉渣分析
尿常规
包括尿颜色、透明度、酸碱度、比重、蛋白质、葡萄糖、酮体、胆红素、尿胆原、亚硝酸盐、白细胞酯酶等指标的检测。
尿沉渣分析
尿液细菌学检查
通过显微镜观察尿沉渣中的有形成分,如细胞、管型、结晶等,协助诊断泌尿系统疾病。
通过尿液细菌培养,确定病原菌种类,为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1
2
3
脑脊液生化检测
脑脊液细胞学检查
通过显微镜观察脑脊液中的细胞形态和数量,协助诊断脑膜白血病、脑肿瘤等疾病。
03
检测脑脊液中的蛋白质、糖、氯化物、乳酸脱氢酶等指标,协助诊断脑膜炎、脑瘤等神经系统疾病。
02
脑脊液生化检测
脑脊液常规
包括脑脊液外观、颜色、透明度、凝固性、压力等指标的检测。
01
胸腹水细胞学检查
细胞学检查
通过显微镜观察胸腹水中的细胞形态和数量,判断病变性质,如漏出液、渗出液、癌性腹水等。
01
细胞学分类
根据细胞形态和染色特性,将细胞分为炎症细胞、肿瘤细胞等,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02
细胞学诊断
结合其他检查,如影像学检查、生化检查等,对胸腹水进行综合分析,确定病变的性质和部位。
03
03
生化检验项目
PART
肝功能八项指标
反映肝细胞受损程度,是肝功能检查中最敏感的指标。
谷丙转氨酶(ALT)
反映肝细胞受损程度,ALT和AST升高常提示肝细胞损伤。
反映肝脏合成功能和储备能力,升高或降低均可能表示肝脏疾病。
反映肝脏合成功能和储备能力,降低常提示肝脏病变。
谷草转氨酶(AST)
总蛋白(TP)
白蛋白(ALB)
肌酐(Cr)
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升高常提示肾脏疾病。
尿素氮(BUN)
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升高常提示肾脏疾病或蛋白质分解过多。
尿酸(UA)
反映肾脏排泄功能,升高可能引发痛风等疾病。
电解质
包括钠、钾、钙等,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异常可能引发多种疾病。
肾功能与电解质测定
血糖与血脂代谢检测
血糖(GLU)
甘油三酯(TG)
总胆固醇(TC)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反映体内糖代谢情况,升高可能引发糖尿病等疾病。
反映血液中所有胆固醇含量,升高可能引发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
反映血液中甘油三酯含量,升高可能导致心血管疾病等。
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降低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04
免疫学检验应用
PART
检测是否感染乙肝病毒,是乙肝病毒感染的主要标志。
乙肝表面抗原(HBsAg)
反映病毒复制活跃程度,阳性表示病毒复制活跃且传染性强。
乙肝e抗原(HBeAg)
检测是否对乙肝病毒产生免疫力,常用于评估乙肝疫苗接种效果。
乙肝表面抗体(HBsAb)
01
03
02
乙肝两对半筛查
阳性表示病毒复制减弱,传染性降低,常见于病毒被清除或抗病毒治疗有效。
乙肝e抗体(HBeAb)
检测是否感染过乙肝病毒,阳性表示曾感染或正在感染。
乙肝核心抗体(HBcAb)
04
05
自身抗体检测
抗核抗体(ANA)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
抗双链DNA抗体(dsDNA)
抗心磷脂抗体(ACL)
检测是否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