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心肺复苏仪操作流程.pptx
文件大小:4.33 MB
总页数:27 页
更新时间:2025-06-02
总字数:约2.29千字
文档摘要

心肺复苏仪操作流程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02

患者状态评估

01

设备准备与检查

03

设备操作步骤

04

复苏过程监控

05

操作终止与交接

06

操作后处理

01

设备准备与检查

检查心肺复苏仪是否与电源连接,并确认电源开关处于关闭状态。

确认设备连接

确保设备电量充足,以免在使用过程中突然断电。

电量检查

开启设备后,等待设备完成自检,确认设备各项功能正常。

设备自检

电源与设备状态确认

01

02

03

检查电极片是否完好无损,无破损、无潮湿、无过期。

电极片检查

检查与心肺复苏仪配套使用的配件是否齐全,如导线、电极片贴纸等。

配件检查

检查是否有必要的附件,如使用说明书、保修卡等。

附件检查

电极片及配件完整性检查

急救环境安全评估

患者状态评估

确认急救环境是否安全,无危险因素,如易燃易爆物品等。

呼叫急救人员

场地安全

检查患者意识、呼吸、心跳等生命体征,确保患者处于需要心肺复苏的状态。

在实施心肺复苏前,应呼叫专业急救人员,并在其指导下进行操作。

02

患者状态评估

意识与呼吸判断

判断患者意识

轻拍患者肩膀并大声呼唤,检查患者是否有意识。

01

判断呼吸

观察患者胸廓是否有起伏,或凑近患者口鼻感受是否有呼气。

02

判断呼吸是否正常

观察呼吸频率、节律和深度,判断是否存在异常呼吸。

03

脉搏检测方法

颈动脉搏动检查

在喉结旁开两指处,检查颈动脉是否有搏动。

01

在手腕大拇指侧,检查桡动脉是否有搏动。

02

肱动脉搏动检查

在上臂内侧中点处,检查肱动脉是否有搏动。

03

桡动脉搏动检查

呼叫急救支援流程

迅速拨打当地急救电话,告知患者情况和所在位置。

拨打急救电话

安排人员到路口或明显位置迎接救护车,以便快速找到患者。

指派人员迎接救护车

在等待急救人员到场前,根据患者病情进行心肺复苏操作。

进行心肺复苏

03

设备操作步骤

开机与模式选择

确认设备完好无损,电量充足,各部件连接正确。

开机检查

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操作模式,如成人模式、儿童模式等。

模式选择

电极片贴放位置规范

01

贴放位置

根据操作模式及患者体型,确定电极片贴放位置,通常贴于患者胸壁的心前区或心尖区。

02

贴放方法

清洁患者皮肤,保持干燥,将电极片紧密贴于皮肤,确保导电良好。

能量参数自动分析启动

能量参数设置

根据设备提示,设置合适的能量参数,如放电能量、充电时间等。

01

自动分析启动

确认设置无误后,启动自动分析功能,设备将自动检测患者心电信号并进行分析。

02

04

复苏过程监控

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按压深度和频率,确保按压参数符合国际指南要求。

实时反馈机制

根据患者体型、年龄等因素,调整按压深度和频率,以达到最佳复苏效果。

参数调整

当按压深度或频率偏离预设范围时,设备发出声光报警,提醒操作人员及时调整。

报警提示

按压深度与频率反馈

心电监测

通过心电图波形和数值,实时监测患者心跳情况,判断心脏复苏效果。

呼吸监测

监测患者呼吸频率、呼吸幅度等呼吸参数,及时发现呼吸异常。

血压监测

实时监测患者血压,预防因复苏操作引起的低血压或高血压。

血氧饱和度监测

通过指脉氧监测,实时了解患者血氧饱和度,确保氧合效果。

患者生命体征实时监测

根据报警的紧急程度和重要性,将报警分为不同级别,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针对报警原因,及时采取措施解除报警,如调整按压参数、检查设备连接等。

对报警信息进行详细记录,包括报警时间、报警类型、报警原因及处理措施,以便后续分析和改进。

在解除报警后,设备应发出提示音或文字信息,确认报警已被处理,防止误操作或遗漏。

设备报警处理原则

报警分类

报警解除

报警记录

报警提示

05

操作终止与交接

患者心跳恢复,心电图显示窦性心律。

自主心律恢复

患者自主呼吸恢复,呼吸频率和深度正常。

呼吸恢复

可触及颈动脉或股动脉搏动,收缩压≥60mmHg。

有效循环恢复

01

03

02

自主循环恢复判断

患者出现意识恢复或反应。

神志恢复

04

设备停机标准

患者心率恢复到正常范围内,且稳定持续一段时间。

心率恢复

收缩压恢复到正常范围内,且稳定持续一段时间。

血压恢复

患者自主呼吸稳定,无呼吸暂停或呼吸急促现象。

呼吸稳定

仪器指示停机,或出现报警提示时,需停机检查。

仪器指示

医疗团队信息同步

交接记录

在停机前,需将患者病情、治疗过程、效果等信息详细记录,并与接诊医疗团队进行交接。

01

报告与讨论

在交接过程中,需向接诊医疗团队报告患者情况,并讨论后续治疗方案。

02

医嘱执行

交接完成后,需执行接诊医疗团队的医嘱,对患者进行后续治疗。

03

06

操作后处理

设备表面清洁

用无水酒精或专用清洁剂擦拭电缆和传感器,确保信号传输良好。

电缆和传感器清洁

消毒处理

按照设备说明书或医院规定进行消毒处理,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