脓毒症相关炎症标志物急诊应用专家共识(2025)解读主讲人:XXX2025.5
CONTENTS目录研究背景与意义01常用炎症标志物02炎症标志物的联合应用03临床应用建议04
01研究背景与意义
脓毒症是机体对感染反应失调导致的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死亡率高,早期诊断和干预至关重要。脓毒症定义与危害现有诊断标准如SOFA评分在急诊环境中存在局限性,无法满足快速诊断的需求。现有诊断方法局限性脓毒症的严重性
炎症标志物的概念炎症标志物是反映机体炎症反应的生物标志物,可用于脓毒症的早期诊断和监测。研究的必要性不同炎症标志物在临床应用中各有侧重点,且存在较大差异,缺乏统一的指导方案。炎症标志物的重要性
02常用炎症标志物
01白细胞计数及分类是最基本的感染鉴别方法,细菌感染常表现为中性粒细胞为主的升高,而病毒感染则可能以淋巴细胞升高为主。在某些严重感染中,白细胞总数显著降低提示病情危重。白细胞计数与分类02MDW通过测量全血细胞中单核细胞体积总体均值周围的离散度来评估脓毒症,其诊断效能虽不如CRP和PCT,但易获得且成本低廉。MDW血常规相关指标
CRP是急性期血浆蛋白,在感染6~8小时后开始上升,24~48小时达高峰,广泛用于临床实践,但其效能仅中等,易受其他因素影响。CRPSAASAA是一种急性时相蛋白,在感染急性期浓度上升约1000倍,对新生儿脓毒症诊断价值较高,但在成人脓毒症早期诊断中价值有限。PCTPCT是降钙素的前体,主要由甲状腺C细胞产生,在细菌感染早期(2~3小时)即可检测到PCT升高,12~24小时达峰,其在细菌感染中特异度更强,但达峰时间较长。HBP是中性粒细胞来源的颗粒蛋白,在感染早期即可检出,显示出较高的诊断效能。HBP临床上已广泛开展的炎症标志物
01IL-1βIL-1β在感染1小时内开始产生,5~10小时内达到峰值水平,但变化趋势无持续性,不推荐用于脓毒症预后评估。0203IL-6IL-6是炎症初期重要的促炎因子,在严重脓毒症患者中早期迅速升高,可独立预测AKI的发生风险,且与APACHEⅡ评分结合时具有较强的预测能力。IL-8IL-8是一种趋化因子,刺激中性粒细胞释放溶酶体酶并增加其黏附性,对脓毒性休克患者的器官功能衰竭具有预测价值,但单独应用效果不佳。IL系列
PSEP是CD14的N端残基的可溶形式,显示出较高潜力,但目前检测方法尚未普及,研究数据有限。PSEPCD64是Fc受体1,其表达在促炎介质刺激后迅速上调,表现出较高敏感性和特异性,但缺乏公认的检测方法和临界值。CD64sTREM-1是由金属蛋白酶切割形成的可溶性形式,部分研究显示其诊断价值优于CRP和PCT,但也有研究指出单独应用无显著优势。sTREM-1010302其他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炎症标志物
03炎症标志物的联合应用
动态监测病情提高诊断准确性0102理想的脓毒症生物标志物应具有快速反应、长时间升高的特点,组合使用多个生物标志物可克服单一标志物的局限性。通过联合应用多种炎症标志物,可以更全面地反映脓毒症的病情变化,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准确的依据。联合应用的优势
IL-6与PCT或CRP配对IL-6与PCT或CRP配对进行床旁检测,可以提高诊断速度和灵敏度。结合不同信号通路的生物标志物多项meta分析显示,结合脓毒症相关不同信号通路的生物标志物可改善诊断准确性。具体联合应用方案
04临床应用建议
根据脓毒症的病情严重程度、感染类型等因素,选择合适的炎症标志物进行检测。充分了解各种炎症标志物的优缺点,结合临床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根据病情选择考虑标志物的优缺点选择合适的炎症标志物
动态监测的重要性联合应用的实施对炎症标志物进行动态监测,有助于及时了解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在临床实践中,应积极推行炎症标志物的联合应用,提高脓毒症的诊断和治疗水平。动态监测与联合应用
加强对新型炎症标志物的研究,探索其在脓毒症中的应用价值。新型标志物的研究开展多中心研究,积累更多高质量的研究数据,为临床应用提供更有力的支持。多中心研究与数据共享未来研究方向
谢谢大家主讲人:XXX20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