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放射诊断与介入放射学模拟考试题+答案(附解析)
一、单选题(共30题,每题1分,共30分)
1.放射性核素是()。
A、稳定核素
B、不稳定核素
C、所有的已发现的核素
D、所有的原子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放射性核素是不稳定核素,它们会自发地发生衰变,释放出射线和能量,从而转变为其他核素。稳定核素不会自发衰变,而所有已发现的核素包括稳定核素和放射性核素,所有原子的概念范围更广,放射性核素只是原子中的一部分具有放射性衰变特性的核素。
2.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和职责分工,生态环境部建立了()的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监督管理体系。
A、“两级审批,三级监督”
B、“三级审批,四级监督”
C、“两级审批,四级监督”
D、“三级审批,两级监督”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和职责分工,生态环境部建立了“两级审批,四级监督”的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监督管理体系。生态环境部对核技术利用项目实行分级分类管理,通过两级审批来把控项目的许可等关键环节,同时构建了四级监督体系,全方位保障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确保各项监管工作有效落实。
3.辐射事故主要指放射源丢失.被盗.失控,或者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造成人员受到意外的异常照射或()的事件。
A、密封源破损
B、环境放射性污染
C、非密封放射性物质丢失
D、射线装置损毁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辐射事故主要指放射源丢失、被盗、失控,或者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造成人员受到意外的异常照射或环境放射性污染的事件。密封源破损、非密封放射性物质丢失、射线装置损毁不一定直接导致辐射事故定义中的这些情况,而环境放射性污染符合辐射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之一。
4.X射线是()。
A、是光子
B、是原子核发射的电子
C、是氢的原子核
D、是核外电子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X射线是一种波长极短,能量很大的电磁波,由光子组成。选项B中原子核发射的电子是β射线;选项C氢的原子核是质子;选项D核外电子跃迁产生的是光谱等,不是X射线。
5.从辐射产生的来源可将辐射源分为天然辐射源和()
A、医疗照射
B、核电厂
C、氡照射
D、人工辐射源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天然辐射源是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辐射源,如宇宙射线、天然放射性核素等。人工辐射源是人类通过各种活动制造出来的辐射源,如核电厂、医疗照射、工业探伤等。核电厂属于人工辐射源的一种,医疗照射也是人工辐射源的一种,氡照射属于天然辐射源。所以从辐射产生的来源可将辐射源分为天然辐射源和人工辐射源。
6.剂量率与点源距离的关系()
A、反比
B、平方反比
C、正比
D、平方正比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剂量率与点源距离的平方成反比。根据辐射剂量率的计算公式,剂量率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关系,距离增大,剂量率会快速降低。
7.下列表述最符合辐射监测中环境监测的目的是()
A、为个人剂量评价提供资料
B、为改正工艺和防护提供资料
C、检验监测对象是否和国家.地方.行业或审管部门的有关规定相符合
D、为事故受照人员健康监护和医学响应提供资料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环境监测的目的主要是检验监测对象是否符合国家、地方、行业或审管部门的有关规定。选项A为个人剂量评价提供资料是个人剂量监测的目的;选项B为改正工艺和防护提供资料侧重于工作场所监测等目的;选项D为事故受照人员健康监护和医学响应提供资料主要是针对事故后相关的监测目的,均不符合环境监测的主要目的。
8.关于个人剂量监测周期,说法正确的是:()。45
A、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
B、最长不得超过3个月
C、最长不得超过4个月
D、最长不得超过2个月
正确答案:B
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一些领域里,核技术几乎是不可替代的,或者说是难以替代的
B、辐射照射,特别是大剂量的辐射照射对人类的健康是有害的
C、从事辐射探测的活动不需要承担遭受辐射危害的风险
D、如何解决辐射危害和辐射应用之间的矛盾,就是辐射防护需要解决的问题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从事辐射探测的活动必然要承担遭受辐射危害的风险,因为辐射本身就存在一定危险性,所以选项C说法错误。A选项,在一些特定领域如某些高端科研、医疗诊断等,核技术确实具有不可替代或难以替代的特性;B选项,大剂量辐射照射会破坏人体细胞组织等,对健康有害;D选项,辐射防护的核心就是要平衡辐射危害与辐射应用之间的矛盾。
10.对于一切可以增加辐射照射的人类活动(或称作实践),电离辐射防护基本原则是()
A、实践的正当性.辐射最优化.个人剂量限值
B、时间.距离.屏蔽
C、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D、采取屏蔽措施.进行剂量监测.加强行政管理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电离辐射防护基本原则包括实践的正当性、辐射最优化和个人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