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检查高血压心血管重构和功能临床应用指南(2024版)解读主讲人:XXX2025.5
高血压心脏重构评估2.1.概述指南背景与意义高血压血管重构与功能评估高血压心脏功能评估3.4.指南应用与临床实践5.Catalogue目录
概述指南背景与意义01
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长期高血压可导致心脏和血管结构与功能发生改变,即心血管重构,包括左心室肥厚、心腔扩大、血管壁增厚等,这些改变与心血管事件、预后和全因死亡率密切相关。”目前临床上高血压心血管重构检测方法不统一,对重构类型的诊断认识不足,且国际指南推荐的超声诊断阈值并不完全适用于中国人群,可能导致左心室重构程度高估和过度治疗。”高血压与心血管重构关系临床检测现状与问题高血压心血管重构现状
规范检查与诊断方法为规范高血压心血管超声检查和诊断方法,国家超声医学质量控制中心等组织专家撰写了该指南,旨在提供超声检查中国人群高血压心血管重构和功能的指导性文件,指导医务工作者规范诊疗。0102该指南的发布和应用有助于全面提升我国高血压导致心血管重构和功能异常的诊疗水平,为临床实践提供重要指导,更好地服务临床,改善患者预后。提升诊疗水平指南制定目的与价值
高血压心脏重构评估02
中国成年汉族人群二维超声心动图测量的LVMI正常上限为女性99g/m2,男性109g/m2;RWT正常上限为女性0.49,男性0.51。根据LVMI和RWT,左心室重构分为正常构型、向心性重构、向心性肥厚和离心性肥厚四种类型。测量指标与方法推荐使用二维超声方法测量心腔大小和室壁厚度,包括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收缩末期内径、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后壁厚度等指标,并结合患者性别、年龄及体表面积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与相对室壁厚度(RWT)左心室重构超声检查要点
左心房重构左心房扩大较左心室改变更早、更常见,评估需结合多切面观察左心房形态,建议测量二维或三维左心房容积指数,EMINCA研究推荐的二维左心房容积指数正常上限为男性34ml/m2,女性36ml/m2。右心重构右心室结构和功能也可能发生相应改变,右心房扩大时,可测量右心房容积和面积,其扩大与右心室舒张功能减低及高血压患者死亡率升高相关。左心房与右心重构评估
高血压心脏功能评估03
LVEF是评价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常用指标,推荐采用改良双平面Simpson法测量,中国人群的正常值为男性≥52%,女性≥53%。二尖瓣环收缩期峰值速度(S)是评价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可靠指标,中国人群的正常下限为男性9.7cm/s,女性9.3cm/s;GLS可用于评估高血压亚临床心功能障碍,建议以GLS≤?20%作为正常参考值界限。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环收缩期峰值速度(S)与整体纵向应变(GLS)左心室收缩功能评价
二尖瓣口舒张期血流频谱指标二尖瓣口舒张期血流频谱测量包括二尖瓣舒张早期峰值流速(E)、二尖瓣舒张晚期峰值流速(A)、二尖瓣舒张早期与舒张晚期峰值流速比值(E/A)及二尖瓣E峰减速时间(DT)、等容舒张时间(IVRT)等,正常中国人E、A、E/A值、DT以及IVRT可参考EMINCA研究的相关数据。E/e与左心房纵向应变E/e用于定性评估左心室充盈压,平均E/e8提示充盈压正常,E/e14提示充盈压升高;左心房纵向应变研究显示,左心房储存期应变是反映左心室充盈压升高的潜力指标。0102左心室舒张功能评价
高血压血管重构与功能评估04
01主动脉形态结构改变高血压患者升主动脉扩张的发生率为3%~17%,主动脉增宽与心血管不良事件和死亡率相关,指南推荐常规测量近端升主动脉内径,并结合患者年龄、性别、体质指数等因素进行评估。02颈动脉形态结构改变颈动脉是评估高血压血管重构的理想窗口,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是高血压靶器官损伤的指标之一,颈动脉斑块对心血管风险的预测强于IMT,超声检查可测量颈总动脉内径、IMT及斑块大小等指标。血管重构超声检查要点
0102动脉弹性评价颈总动脉脉搏波速度是评估动脉弹性的较好指标,可直接反映高血压患者早期颈动脉环向弹性功能变化。血管内皮功能评价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FMD)是无创评估血管内皮功能的常用方法,FMD≤8%提示内皮功能减低。血管功能超声评价
指南应用与临床实践05
超声检查应结合临床信息,全面分析测量指标的应用价值,避免孤立地看待超声结果。结合临床信息高血压心血管重构和功能改变与病程、治疗等因素相关,需动态观察;各指标均有不同临床意义,需个体化选择检查指标。动态观察与个体化选择指南应用原则
01医务工作者应严格按照指南推荐的操作方法和测量标准进行超声检查,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规范检查流程02结合指南进行诊断与治疗决策根据超声检查结果,结合患者的具体临床情况,进行准确的诊断和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