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心理咨询师心理学与健康知识精讲通关一节概述.pptx
文件大小:1.32 MB
总页数:11 页
更新时间:2025-06-02
总字数:约1.15千字
文档摘要

第四章变态心理学

与健康心理学知识主讲老师:房兴达

第一节变态心理学概述第一单元变态心理学的对象以心理与行为异常表现为研究对象的心理学分支学科第二单元学科简史一、对心理异常现象的早期关注二、对心理异常现象的现代说明

一、对心理异常现象的早期关注1.公元前400年,希波克拉底提出“体液说”,认为心理异常是因为有害体液流入大脑所致。2.公元5世纪-17世纪,宗教思想占绝对优势,心理异常被认为是“魔鬼附体”。(以鞭打、火烧、禁闭、捆绑驱鬼)3.文艺复兴,自然科学的发展,人们再一次把心理异常和大脑功能联系起来。4.17世纪中叶开始,神经科学进一步发展,心理与脑的关系进一步明朗。a.把心理异常现象和大脑的功能联系起来。例如:1861布罗卡大脑额下回---语言运动功能就会丧失。b.促使人们用唯物的思维对待心理异常的问题。例如:帕斯德对身体疾病提出的“细菌理论”5.19世纪末-20世纪初,唯物主义的思想占据上风。

二.对心理异常现象的现代说明(一)精神分析的理论解释(二)行为主义的解释(三)存在—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解释

精神分析理论由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SigmundFreud,1856-1939)于1896年创立。精神分析理论是西方最早的心理治疗理论,是现代心理学中影响最大的理论之一,也是影响人类文化最大的理论之一。(一)精神分析理论的解释

(一)精神分析的理论解释1、两个基本命题2、推论3、对心理异常现象的说明

1、两个基本命题心理过程主要是潜意识的性的冲动是神经症和精神病的重要起因

二、对心理异常现象现代说明

能够意识到仅仅是被遗忘了被压抑,没有表现出来

2、五个推论(1)力比多是心理活动的动力(2)力比多在幼年期驱动人的性心理发展(3)心理结构由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构成,人格则由本我、自我和超我构成。(4)本我是按快乐原则活动,自我是按现实原则活动,超我是按道德原则活动。(5)人们为了防止冲突引起焦虑,采纳防御机制

(一)精神分析理论的解释精神分析学说提出:人类的一切个体和社会行为都根源于心灵深处的某种欲望和动机。精神分析是一种临床技术,它通过释梦和自由联想等手段,发现病人潜在的动机,使精神宣泄,从而治疗疾病。弗洛伊德认为,在人的意识之中存在个“无意识”的领域。人的意识的三个层面:即主动地进行思考和行动的“意识”、仅仅是被遗忘了的“前意识”以及平时被压抑在意识之下没有表现出来的“无意识”。弗洛伊德主张,只有这种在无意识中被压抑的感情和需要,才是驱使人去做某件事情的原动力。把无意识中的东西意识化叫做“精神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