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项目管理表格
安全技术交底
表格编号
CSCEC8B-SP-B10333
工程名称及编码
××××××××
交底日期
___年___月___日
分部工程
建筑电气-供电干线
分项工程
电缆线头制作、导线连接和线路绝缘测试
交底内容:
项目概况
××××××××。
二、工作内容、范围和环境条件:
工作内容、范围:地车库及负一层至十四层电井内电缆线头制作、导线连接及线路绝缘测试施工;
环境条件:1)电气设备安装完毕,室内空气干燥;
2)电缆敷设整理完毕,核对无误;
3)电缆支架及电缆终端头固定支架安装完毕;
4)现场具有足够的照明和较宽敞的操作场地;
三、作业人员的资格和能力要求:
普通作业人员必须熟悉施工工艺流程、施工规范,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作业人员必须身体健康,能够适应相应工作。
四、交叉施工的安排及协调:
1、尽量避免交叉作业;如无法错开垂直交叉作业,必须要有可靠的安全隔离措施;
2、交叉作业场所的通道应保持畅通;
3、隔离层、空洞盖板、栏杆、安全网等安全防护设置严禁任意拆除;
4、交叉施工时,工具、材料、边角预料严禁上下投掷,应用工具袋、箩筐或吊笼等吊运。严禁在物料下发接料或逗留;
5、交叉作业应安排专人值班巡视。
五、技术质量要求(施工工艺、工序):
1、工艺流程:
摇测电缆绝缘→剥电缆铠甲,打卡子→焊接地线→包缠电缆、套电缆终端头套→压电缆芯线接线鼻子、与设备连接
2、摇测电缆绝缘:
1)选用1000V摇表,对电缆进行摇测,绝缘电阻应在10MΩ以上。
2)电缆摇测完毕后,应将芯线分别对地放电。
3、剥电缆铠甲,打卡子:
1)根据电缆与设备联接的具体尺寸,量电缆并做好标记。锯掉多余电缆,根据电缆头套型号尺寸要求,剥除外护套。电缆头套型号尺寸见下图和下表:
序号
型号
规格尺寸
适用范围
1(mm)
D(mm)
VV,V1V四芯(mm2)
VV20,V1V20
四芯(mm2)
1
2
3
4
5
6
VDT-1
VDT-2
VDT-3
VDT-4
VDT-5
VDT-6
86
101
122
138
150
158
20
25
32
40
44
48
10~16
25~35
50~70
95~120
150
185
10~16
25~35
50~70
95~120
150
185
2)将地线的焊接部位用钢锉处理,以备焊接。
3)在打钢带卡子的同时,多股铜线排列整齐后卡在卡子里。
4)利用电缆本身钢带宽的二分之一做卡子,采用咬口的方法将卡子打牢,必须打两道,防止钢带松开,两道卡子的间距为15mm,见下图
5)剥电缆铠甲,用钢锯在第一道卡子向上台阶3~5mm处,锯一环形深痕,深度为钢带厚度的2/3,不得锯透。
6)用螺丝刀在锯痕尖角处将钢带挑起,用钳子将钢带撕掉,随后将钢带锯口处用钢锉修理钢带毛刺,使其光滑。
4、焊接地线:地线采用焊锡焊接于电缆钢带上,焊接应牢固,不应有虚焊现象,应注意不要将电缆烫伤。必须焊在两层钢带上。
5、包缠电缆,套电缆终端头套:
1)剥去电缆统包绝缘层,将电缆头套下部先套入电缆。
2)根据电缆头的型号尺寸,按照电缆头套长度和内径,用塑料带采用半叠法包缠电缆。塑料带包缠应紧密,形状呈枣核状如图:
3.5.3将电缆头套上部套上,与下部对接、套严如图:
6、压电缆芯线接线鼻子:
1)从芯线端头量出长度为线鼻子的深度,另加5mm,剥去电缆芯线绝缘,并在芯线上涂上凡士林。
2)将芯线插入接线鼻子内,用压线钳子压紧接线鼻子,压接应在两道以上。
3)根据不同的相位,使用黄、绿、红、黑四色塑料带分别包缠电缆各芯线至接线鼻子的压接部位。
4)将作好终端头的电缆,固定在预先做法的电缆头支架上,并将芯线分开。
5)根据接线端子的型号,选用螺栓将电缆接线端子压接在设备上,注意应使螺栓由上向下或从内向外穿,平垫和弹簧热应安装齐全。
7、质量主控项目
1)高压电力电缆直流耐压试验必须按本规范第3.1.8条的规定交接试验合格。
2)低压电线和电缆,线间和线对地间的绝缘电阻值必须大于0.5MQ。
3)铠装电力电缆头的接地线应采用铜绞线或镀锡铜编织线,截面积不应小于下表4的规定
电缆芯线和接地线截面积(mm2)
电缆芯线截面积
接地线截面积
120及以下
16
150及以下
25
注:电缆芯线截面积16mm2及以下,接地线截面积与电缆芯线截面积相等。
4)电线、电缆接线必须准确,并联运行电线或电缆的型号、规格、长度、相位应一致。
8、质量一般项目
1)芯线与电器设备的连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1)截面积在1Omm2及以下的单股铜芯线和单股铝芯线直接与设备、器具的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