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工技能训练(第六版)
目录
CONTENTS
车削的基本技能
车轴类工件
车套类工件
车圆锥面
车特形面和表面修饰
车螺纹和蜗杆
车偏心工件和单拐曲轴
车复杂工件
车床主要部件的调整及一级保养
车圆锥面
课题一车外圆锥面
一、转动小滑板法
1.小滑板转动的原理和角度的确定
转动小滑板法,就是将小滑板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按工件的圆锥半角α/2转动一个角度,使车刀的运动轨迹与所需加工圆锥在水平轴平面内的素线平行,用双手配合均匀不间断转动小滑板手柄,手动进给车削圆锥面的方法,如图所示。
根据工件图样按下面公式计算出圆锥半角α/2(图示),圆锥半角α/2即小滑板应转动的角度。
式中α/2——圆锥半角(即小滑板转动角度),(°);
C——锥度;
D——圆锥大端直径,mm;
d——圆锥小端直径,mm;
L——圆锥大端面与小端面间的轴向距离,mm。
车削常用的标准锥度(一般用途和特殊用途)圆锥时,小滑板转动角度参见下表。
2.外圆锥面的车削方法
(1)车刀的装夹
1)工件的回转中心必须与车床主轴的回转中心重合。
2)车刀的刀尖必须严格对准工件的回转中心,否则车出的圆锥素线不是直线,而是双曲线(图示)。
3)车刀的装夹方法及车刀刀尖对准工件回转中心的方法与车端面时装刀方法相同。
(2)转动小滑板的方法
1)用扳手将小滑板转盘上的前后两个紧固螺母松开(图示)。
2)按工件上外圆锥面的倒、顺方向确定小滑板的转动方向。
3)根据确定的转动角度(α/2)和转动方向转动小滑板至所需位置,使小滑板基准零线与圆锥半角α/2刻线对齐,然后锁紧转盘上的螺母(图示)。
4)当圆锥半角α/2不是整数值时,其小数部分用目测的方法估计,大致对准后再通过试车逐步找正。
(3)小滑板楔铁的调整
车削外圆锥面前,应检查和调整小滑板导轨与楔铁间的配合间隙。
配合间隙调整应合适,过紧或过松都会使车出的锥面表面粗糙度值增大,且圆锥的素线不直。
配合间隙调得过紧,手动进给费力,小滑板移动不均匀,在圆锥表面留下停顿痕迹,影响表面质量。配合间隙调得过松,则小滑板间隙太大,车削时刀纹时深时浅,影响表面质量和圆锥素线的直线度。
(4)粗车外圆锥面
1)按圆锥大端直径和圆锥面长度车成圆柱体,然后再车圆锥面。
2)移动中、小滑板,使刀尖与轴端外圆面轻轻接触后,小滑板向后退出;中滑板刻度调至零位,作为粗车外圆锥面的起始位置。
3)中滑板按刻度向前进,调整背吃刀量,双手交替、保持均匀和不间断转动小滑板手柄。在车削过程中,背吃刀量会逐渐减小,当车至终端,将中滑板退出,小滑板则快速后退复位。
4)在中滑板原刻度指示位置上调整背吃刀量,反复粗车至加工出的锥长为工件1/3~1/2锥长时,检测圆锥角度。
(5)圆锥锥角的检测
1)将圆锥套规轻轻地套在工件上,用手捏住套规左、右两端分别做上下摆动,若大端有间隙,说明圆锥角度太小;若小端有间隙,说明圆锥角度大了。
2)将游标万能角度尺调整到要测的角度,基尺通过工件中心靠在端面上,刀口形直尺靠在圆锥面素线上,用透光法检测。
3)用角度样板透光检测。
4)如果待加工的工件已有样件或标准塞规可以采用百分表直接找正小滑板转动角度后加工。
(6)计算法精车外圆锥面
1)用钢直尺或游标卡尺测量出工件端面至套规过端界限面的距离a,计算出背吃刀量ap=atanα/2或ap=a×C/2。
2)移动中、小滑板,使刀尖轻触工件圆锥小端外圆表面后用小滑板退出(退出距离大于a),接着中滑板按ap值进刀(床鞍不动),小滑板手动进给车圆锥面至尺寸。
(7)移动床鞍法精车外圆锥面
1)根据量出长度a,使车刀刀尖轻触工件圆锥小端外圆,移动小滑板退出,使车刀沿轴向离开工件端面超过一个a值距离。
2)移动中、小滑板,使刀尖轻触工件圆锥小端外圆表面后用小滑板退出(退出距离大于a),接着中滑板按ap值进刀(床鞍不动),小滑板手动进给车圆锥面至尺寸。
(8)车外圆锥面车削练习
工件图样:
加工工艺:
二、偏移尾座法
1.偏移尾座原理
偏移尾座法车削外圆锥面,就是将工件装夹在两顶尖间,把尾座上滑板向里(用于车正外圆锥面)或者向外(用于车倒外圆锥面)横向移动距离S后,使工件回转轴线与车床主轴轴线相交一个等于圆锥半角α/2的角度,如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