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中国第一台柴油机诞生地工程机械运用技术专业国家教学27课件.pptx
文件大小:4.73 MB
总页数:10 页
更新时间:2025-06-02
总字数:约1.03千字
文档摘要

中国第一台

柴油机诞生地

主讲:蒋波副教授

目录大纲

1912年

协同和机器厂创建于1912年,前身是清宣统三年(1911年)由陈沛霖、陈拔廷在广州芳村大涌口开办的协同和碾米厂。

1912年

与何谓文合股扩大成协同和机器厂,专门生产柴油机。

1915年

该厂成功仿制4缸44.3千瓦两冲程热球式柴油机。

1918年

生产出117.7千瓦、用压缩空气启动、可逆转的两冲程柴油机,安装在轮船上航行于珠江,引起航运业重视,遂继续仿制了两冲程和四冲程柴油机多种。

1930年

在香港开设分厂。

1956年

有9家小型机器厂并入,成为一家专业生产柴油机的工厂。

1966年

改名为广州柴油机厂。

1937年

该厂累计生产了各种规格的柴油机383台/1.68万千瓦,有设备85台,职工340人,为华南地区最大的机器厂,产品行销华南、东南亚和加拿大等地。广州沦陷后,厂房设备遭日军劫掠一空。抗战胜利后,恢复机械维修业务。

据考证,协同和机器厂由陈拔廷、陈沛霖、何渭文等多人创办。

为了能制造航运业需求的柴油机,陈拔廷等利用认识一艘亚细亚公司的火轮上的一位机房领班之便,在晚上悄悄登上轮船,将该轮的柴油机拆卸,探究机器构造,并画成草图进行研究。

经过连续几个月的努力,终于在1915年仿制成功。这是我国制造的第一台柴油机。

1918年,协同和机器厂又研制出160匹马力船用四缸内燃机,这些成就轰动了当时的全国工商界。

广州市柴油机厂内一车间建于1922年,使用时间竟然已经超过80年。

据了解,该车间就是原协和同机器厂的生产车间,内部使用德国钢筋搭建,屋顶则是木梁砖瓦,保存至今。

经勘测,车间长34米,宽33.6米,高约10米;车间正门口呈圆拱形,拱形门上方刻有“1922”字样。

该旧址还留有若干遗存设备。

剪床一台,底座仍有“协同和”三字,至今在用,令人称奇;

立车车窗一台,高约2米,英国制造,使用时间达80年左右;

水塔一座,用钢铁、铆钉拼合而成,呈圆柱形;

吊机一台,位于主厂房右侧冲口涌边,底盘用生铁铸成,齿轮带动,臂长4米。

2009年初,在市、区政府对芳村地区的发展规划下,围绕“退二进三”的产业发展策略,借助广佛同城化CBD中央商务区的优势,成就了922宏信创意园的诞生。

园区是以自由商贸社区为主题的创意产业园,全力打造区内的EOD(绿色生态办公区),主要以品牌汽车销售和服务、文化创作和现代创意设计、商务办公为主的现代化博物馆和产业园区。

感谢您的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