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学习的基本理论 (3).ppt
文件大小:12.2 MB
总页数:44 页
更新时间:2025-06-02
总字数:约3.9千字
文档摘要

(二)经典条件反射的基本规律获得:条件刺激(如铃声)反复与无条件刺激(如食物)相匹配,使条件刺激获得信号意义的过程,亦即条件反射建立的过程。消退:条件反射形成后,加入条件刺激重复出现多次而没有无条件刺激相伴随,条件反应便逐渐减弱并消失。泛化: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以后,其他与该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分化:指通过选择性强化和消退,使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和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做出不同的反应。(“狗区分圆形和椭圆形光圈”)第21页,共4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总结:幼儿教育过程中注意避免产生泛化。研究者的实验:当一个小孩与白兔玩耍时,给他一个恐惧的声音,几次以后,小孩形成了对白兔的恐惧反应。不仅如此,小孩还对其他的带有白色皮毛的物品,如皮帽子、白鼠、白胡子等也产生了同样的恐惧反应。第22页,共4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三、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论(一)经典实验斯金纳箱白鼠学习实验:第23页,共4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斯金纳箱实验描述:老鼠无意按到箱内的“机关”获得食物,导致老鼠按“机关”的行为频率增加。视频4第24页,共4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思考:1.决定老鼠行为产生的关键是什么?2.实验中能提高老鼠行为概率的刺激物是什么?斯金纳认为:操作反应之后所得到的食物刺激是决定反应能否建立的关键。强化物:能够提高反应概率的刺激称为强化物。第25页,共4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二)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基本规律1、强化:也是一种操作,强化的作用在于改变同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强化有正强化(实施奖励)和负强化(撤消惩罚)之分。(行为塑造)2、消退:有机体作出以前曾被强化过的反应,如果在这一反应之后不再有强化物相伴,那么,此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便降低。(消退是减少不良行为、消除坏习惯的有效方法。)3、惩罚:可以降低发生的概率,但是只能暂时抑制行为,而不能根除行为。因此惩罚的运用必须慎重,惩罚一种不良行为应与强化一种良好行为结合起来,方能取得预期的效果。第26页,共4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论贡献:

提出了操作性条件反射规律,推进了学习理论。不足:

忽视了人的意识和思维在学习中的作用,没有反映出人类学习的本质,表现出明显的行为主义。评价第27页,共4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1联结学习理论基本观点1、一切学习都是通过条件作用,在刺激S和反应R之间建立直接联结的过程;2、强化在刺激——反应联结的建立中起重要作用;3、在刺激——反应联结中,个体学到的是习惯,而习惯是反复练习和强化的结果;4、习惯形成后,只要原来的或类似的刺激情境出现,习得的习惯性反应就会自动出现。第28页,共4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三节认知学习理论过渡页TRANSITIONPAGE第29页,共4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认知学习理论代表学说一、苛勒的完形—顿悟说二、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论三、奥苏泊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论四、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第30页,共4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一、苛勒的完形—顿悟说(一)苛勒的经典实验第31页,共4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学习的基本理论第1页,共4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一节学习的实质与类型过渡页TRANSITIONPAGE第2页,共4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1.1什么是学习?一、学习的实质(一)学习的定义:广义: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特点:第一,学习必须导致个体某种变化;第二,学习的行为变化是由经验引起的;第三,学习的行为变化是比较持久的;第四,人与动物都存在学习。视频1第3页,共4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一)学习的定义:狭义:指人类的学习。人类学习是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在社会传递下,以语言为中介,自觉地、积极主动地掌握社会和个体经验的过程。学生的学习: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组织进行的过程。学生学习与人类学习是特殊与一般的关系。第4页,共4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1.2学习的一般分类学习的一般分类加涅的学习层次分类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我国心理学家的学习分类(一)(二)(三)第5页,共4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