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车组运用;动车组的构成;动车组的技术特点;车顶设备;车下悬吊设备;根据动车组运用与维修一体化的思想,高速动车组有三种运用方式:
固定方式
不固定方式
半固定方式
;;;固定方式
优点:
可以根据区段内特点采用不同的编组方案。
动车组的运用组织比较容易
有利于动车组的管理。;不固定方式
不固定各动车组运行区段,根据需要可以在任何高速区段之间运行。要求各动车组之间没有差别。可以连续运行于不同运行线的基本原则:是满足动车组转线、整备等接续时间要求;不固定方式
优点:
提高动车组的使用效率,减少动车组的数量。在任何区段间运行,只要满足接续时间要求,动车组就可运行不同的运行线。
实现运用计划和维修计划一体化。
不固定方式是动车组使用比较合理的方式
;半固定方式
半固定方式:部分动车组采用固定运行方式,其余的动车组采用不固定运行的方式。
我国现行的动车组运用方式如何?
京沪高速铁路,在运用和维修计划统一编制时,采用固定方式所需动车组数量比不固定方式动车组多31.7%-60.7%。
;动车组在交路上从事列车运输作业的方式称为运转制度。它是组织动车组运用、确定动年组整备设备布暨、决定动车组全周转时间并影响铁路运输工作效率的重要因素。
动车组运转制可分为肩回、半循环、循环、环形。
;肩回运转制度;图1-6半循环运转制度;全循环运转制
动车组从本段(所)所在站出发,在一个牵引区段(如B-C间)上往返担当列车运输任务后回到本段(所)所在站(B站),仍继续担当其他车次,运行到另一牵引区段(如B-A间)的折返段所在站(A站),再从A站以某-车次返回C站。这样,动车组在两个牵引区段上循环运行,平时不进本段(所),直到需要进行检修时才人本段(所),这种方式称为全循环运转制。;图1-8环形运转制度;一、动车组运行
(一)运行要求
1.单列动车组为固定编组,运用状态下不得解编;两列同型动车组可重联运行。
2.CRH系列动车组可在既有线路的指定区段及新建的客运专线上以200km/h及以上速度级正常运行。
3.超过检修周期的动车组严禁上线运行。
4.动车组禁止与其他列车混编,禁止加挂各型机车车辆(无动力回送时除外)。
5.动车组禁止通过驼峰,调车时禁止溜放。
6.严格控制动车组超员。
7.动车组1号和O号车均设有驾驶室,可在两端操纵驾驶。
8.动车组在始发、终到、通过站不安排客列检进行技术作业
9.动车组司机需转换司机室操纵时,应通知车站,在15min内完成转换作业。;(二)限速运行条件
1.当动车组牵引系统故障,切除20%~25%牵引动力时,可保持200km/h速度运行;切除40%~50%牵引动力时,限速160km/h运行。
2.当动车组制动系统故障,切除25%制动力时,限速160km/h运行;切除50%制动力时,限速120km/h运行。
3.轴承温度超过规定值时,立即停车请求处理。
4.当空气弹簧故障时,限速160km/h运行。
5.车窗玻璃破损导致车厢密封失效时,限速160km/h运行。
6.动车组发生其他故障不能保证运行安全时,立即停车请求处理。
7.CRH2型动车组停靠或通过高度1.1m的站台时,其轨道中心线距站台边缘距离≥l750mm,限速70km/h运行。;二、动车组重联与摘解
1.动车组重联与摘解通过智能化控制,在司机室内操作完成。
2.动车组重联与摘解作业由司机与随车机械师共同完成,不需安排驻站列检参加作业。
3.CRH2型动车组重联必须以0号车与1号车联挂,不允许两个l号车之间或两个O号车之间联挂。其他形式动车组无此要求。
4.两列动车组重联作业时间一般不超过16min。两列动车组摘解作业时间一般不超过10min。
5.两列动车组重联时各升一架受电弓运行,但不得采用前车升后弓后车升前弓的模式。
6.按《动车组重联和摘解作业办法》作业。;三、动车组无动力回送
1.动车组无动力回送采用机车牵引,通过过渡车钩和列车管与动车组连接,机车列车管风压600kPa。列车牵引制动操纵方式和要求与既有车一致。
2.回送途中不得通过半径小于180m的曲线,不得侧向通过小于9号的道岔。
3.无动力回送时限速120km/h,调车作业时按现行限速要求执行。
4.CRH2型动车组无外部电源供电时,回送时间不超过2h,超过时限速5km/h。
5.按《无动力回送作业办法》作业。
四、动车组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