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小儿脑瘫讲义.ppt
文件大小:15.58 MB
总页数:47 页
更新时间:2025-06-02
总字数:约3.58千字
文档摘要

早期症状(9)肌肉松软不能翻身,动作徐缓。触摸小儿大腿内侧,或让小儿脚着床或上下跳动时,出现下肢伸展交叉。(10)僵硬,尤其在穿衣时,上肢难穿进袖口;换尿布清洗时,大腿不易外展;擦手掌时,以及洗澡时出现四肢僵硬。婴儿不喜欢洗澡。第31页,共4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11)过早发育:小儿脑瘫患儿可出现过早翻身,但是一种突然的反射性翻身,全身翻身如滚木样,而不是有意识的节段性翻身。痉挛性双瘫的婴儿,坐稳前可出现双下肢僵硬,像芭蕾舞演员那样的足尖站立。第32页,共4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几种简单的脑性瘫痪早期发现的方法俯卧位第33页,共4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关于小儿脑瘫讲义第1页,共4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1.脑瘫的定义2.脑瘫的病因3.脑瘫的分类4.脑瘫的早期症状及并发症5.脑瘫的治疗与康复第2页,共4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定义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指出生前到生后一个月内各种原因引起的脑损伤或发育缺陷所致的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第3页,共4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主要特征?发育性(脑组织在发育过程中受损)?非进行性(运动、姿势、反射异常)?永久性、可变性(中枢性运动功能障碍—病变部位在脑)第4页,共4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发生于生命早期大脑损伤本身虽然是静态的,但躯体症状会逐步加重,以运动障碍为主三早原则: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康复康复效果与患儿的智力水平高低有密切关系;年龄越小效果越佳,超过9岁则较差脑性瘫痪特点第5页,共4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病因?主要病因:早产、产伤、围生期窒息及核黄疸?1、宝宝在出生时,可因体重较轻而诱发脑瘫的出现,另外造成宝宝体重轻的原因主要是发育不全的早产儿,目前据临床数据表明,并统计得知患上小儿脑瘫的儿童大多数是因为早产而造成的。第6页,共4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2、胎儿发育异常:主要指的是孩子脑组织受到损伤而发生异常,这种损伤大多发生在分娩过程,如臀位产、滞产等等,还有部分原因是因为孕妇在生产时出现心力衰竭、大出血、贫血、休克等3、核黄疸:该类症状一直是导致小儿患上脑瘫的主要原因,专家表示说大多数脑瘫儿四肢性瘫痪和胎儿发育性异常都是因核黄疸造成的,其少数患儿时因先天性发育不良所引起的脑瘫。第7页,共4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4、脑组织较长时间缺血缺氧:在众多脑瘫病儿中,由窒息,或者是产伤所引起的脑瘫占比例的百分之二十,而发生脐带血流阻断,如脐带脱垂、压迫、打结、脐带绕颈等等等,通常发生在足月的婴儿身上。遗传因素:近年来研究认为,遗传因素在脑性瘫痪在的影响越来越重要。近亲有癫痫、脑瘫、智力低下中的两种因素者占脑性瘫痪的65%第8页,共4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临床表现分类?痉挛型?不随意运动型?共济失调型?肌张力低下型?混合型:(6-7%)第9页,共4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挛缩型占60%~70%,锥体系受损所致临床表现为肌张力增高、肌肉僵硬,可以累及全身,或下肢重于上肢,或累及同侧上下肢,导致身体姿势异常,活动困难第10页,共4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不随意运动型占20%,不随意运动增多、表现为手足徐动、舞蹈样动作、肌张力不全、震颤等第11页,共4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肌张力低下型往往是其它类型的过渡形式,表现为肌肉张力下降第12页,共4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共济失调型此类型较为少见,小脑及其通道受累,表现为平衡能力差,肢体运动不协调,距离感差,步态不稳第13页,共4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脑性瘫痪部位?四肢瘫:四肢受累,上下肢受累程度相似。?双瘫:四肢受累,上肢轻、下肢重。?偏瘫:半侧肢体受累。?三肢瘫:三个肢体受累。?单瘫:单个肢体受累。第14页,共4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按受累部位分:A四肢瘫B双瘫C截瘫D偏瘫E双重性偏瘫F三肢瘫G单瘫第15页,共4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诊断依据?运动发育落后、主动运动减少?肌张力异常?姿势异常?反射异常第16页,共4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诊断条件?引起脑性瘫痪的脑损伤为非进行性?引起运动障碍的病变部位在脑部?症状在婴儿期出现?有时合并智力障碍、癫痫、感知觉障碍及其他异常?除外进行性疾病所致的中枢性运动障碍及正常小儿暂时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