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海城市面向应届毕业生招聘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36人)笔试备考试题
第一部分单选题(80题)
1、对自首和立功的人,下列做法合法的是()。
A.对于犯罪较轻的自首分子,可以免除处罚
B.一律不予从轻或减轻处罚
C.对于有立功表现的犯罪分子,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D.以上都正确
【答案】:A
【解析】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七条,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所以对于犯罪较轻的自首分子,可以免除处罚的做法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八条规定,犯罪分子有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查证属实的,或者提供重要线索,从而得以侦破其他案件等立功表现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并非有立功表现就一定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表述不准确。对于自首和立功的犯罪分子,通常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并非一律不予从轻或减轻处罚。综合判断,只有犯罪较轻的自首分子可以免除处罚的做法合法。
2、以往关于网络提速与降价的讨论中,舆论多从运营商和消费者博弈的角度切入,聚焦低网速、高收费对于公众生活的影响,使用的是服务者义务和消费者权利的说理逻辑。此次却提供了一个新的观察视角,即低质量、高成本的宽带服务潜在地阻止了社会信息化的进程。在现代信息社会的运行中,宽带建设具有基础设施的意义,是知识型经济、网络化社会、数字化生活、服务型政府最起码的物理支撑。没有一个高速度、高水平的宽带环境,信息交流的效率会滞后、科技创新的成本会增加,信息化社会的发育和创新型社会的成长自然会受到束缚。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宽带建设应该成为信息化社会的基石
B.以往关于网络提速与降价的讨论存在误区
C.网络运营商的服务质量应走在服务业的前列
D.信息交流效率的提高有赖于宽带环境的改善
【答案】:A
【解析】文段先指出以往讨论视角,再强调此次新视角,即宽带建设对社会信息化意义重大,没好的宽带环境会束缚社会发展,所以意在说明宽带建设应是信息化社会基石。
3、下列中国古代对人的年龄称呼中,对应人的年龄最小的是()。
A.豆蔻年华
B.及笄之年
C.束发
D.弱冠
【答案】:A
【解析】本题可根据对各选项中古代年龄称呼所对应年龄的了解,来判断哪个对应人的年龄最小。“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四岁。其出自唐代杜牧《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及笄之年”指女子年满十五岁。古时女子满十五岁把头发绾起来,戴上簪子,表示已到出嫁的年岁。“束发”指代成童的年龄,一般是指男子十五至二十岁。清朝以前汉族男孩15岁时束发为髻,成童;20岁时行冠礼,成年。“弱冠”是指男子二十岁。古时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因为还没达到壮年,故称“弱冠”。对比以上各年龄称呼所对应的年龄范围可知,“豆蔻年华”对应人的年龄最小。综上,答案是“豆蔻年华”对应人的年龄最小。
4、人类与疟疾已经进行了几个世纪的斗争,但一直是“治标不治本”——无法阻断疟疾传染源。日前研究者培育出一种经过基因改造的蚊子,它具备了不再感染疟疾的能力,并且能妨碍野生蚊子繁衍,从而有效切断人与蚊子的疟疾传播途径,假以时日,就能根绝疟疾这个顽症。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结论()
A.转基因蚊子的体质比野生蚊子差,一旦被放到野外很容易死亡
B.转基因蚊子只在疟疾存在时才有生存优势,当生存环境中没有疟疾时,它们和野生蚊子的存活率是相同的
C.转基因蚊子的生殖能力在繁衍了9代后显著增加,可能带来野生蚊子种群的灭亡
D.转基因蚊子与野生蚊子交配产下的后代并不都具有抗疟疾基因,但在基因层面上都会产生突变,形成新型蚊子
【答案】:C
【解析】题干结论是转基因蚊子能根绝疟疾。能带来野生蚊子种群灭亡,就可有效切断人与蚊子的疟疾传播途径,有力支持结论,其他选项或削弱或与根绝疟疾关联不大。
5、有人对“打的”现象进行了形象描述:青年人即便没钱也会选择乘坐出租车出行,中年人通常在经济条件允许时才会乘坐出租车,老年人即使有经济能力也较少乘坐出租车。这主要反映了()。
A.消费结构的变化
B.消费观念的差异
C.生活水平的提高
D.社会经济的发展
【答案】:B
【解析】题目描述了不同年龄段人群对于“打的”这一消费行为展现出不同态度,青年人没钱也打,中年人有钱才打,老年人有钱也不打。消费结构是指各类消费支出在总消费支出中所占的比重,题干并未体现各类消费支出比重的变化情况,所以不能反映消费结构的变化。生活水平的提高通常体现在居民收入增加、消费质量提升、物质和精神生活更加丰富等方面,题干主要强调不同年龄段消费态度的差异,并非体现生活水平的提升。社会经济的发展主要通过宏观经济指标如国内生产总值、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