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学前教育收费问题
第一章绪论
本章主要介绍了本文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对国内外
研究现状进行了简要的评析。本研究运用了文献研究法、对比研究法等比
较常用的论文研究方法,在本章最后提出了研究的创新点。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学前教育收费占家庭收入的比重较大,幼儿家庭负担较重。学前教育收费
近几年快速增长,在大中城市,年收费超过一万元的幼儿园己经比较常见
,学前教育收费超过了高中教育阶段收费,甚至超过了一般大学学费。本
文的目的是期望通过认真的研究可以找出学前教育高收费的症结,为缓解
学前教育提出对策建议,构建学前教育合理的收费标准,让普通家庭幼儿
也可以公平的共享优质学前教育资源。
1.1.1研究背景
我国学前教育发展之初带有较强的福利性质,大部分幼儿园往往只收取部
分生活费或者完全免费。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及企事业单位办园政策的改
变,具有一定优质教育资源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幼儿园被迫停办、转手、或
者变卖。在供求失衡的情况下民办幼儿园快速发展,由于缺乏足够的财政
支持和收费监管,幼儿园的收费不断上升。学前教育年收费高达万元以上
,相当一部分幼儿园的学费超出了大学的学费,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2010年l0月28日,在中国财政研究前沿系列学术研讨会上,中国学前教育
研究会秘书长王化敏表示:学前教育收费存在一定问题,私立幼儿收费具
有随意性,物价部门缺乏干预,也没有相关机构对学前教育进行成本核算
。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阶段,学前教育要应和高等教育一样获得足够的重
视帕。近几年长沙幼儿园收费如前几年的房价一样节节攀升。万家丽路湘
景幼儿园2008年月收费1500元,2011年上升至2100元。芙蓉苑小哈佛美语
幼稚园2008年月收费1300元,2011年上升到2200元。近几年有关“天价幼
儿园”的报道屡见报端,部分天价幼儿园年收费甚至超过10万元,学前教
育高收费引起了包括两会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在内的社会各界的关注。
1.1.2研究意义
学前教育属于基础教育,但是一直以来都不是义务教育,国家在强化义务
教育投入的同时,学前教育的投入一直存在少而且不均衡的情况。公立幼
儿园不断减少,公办学前教育资源远远满足不了现实需要。在学前教育需
求不断增加的情况下,民办教育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是民办教育的发展
存在着过度市场化和产业化的问题,国家几乎把学前教育完全推向了市场
,投资者利用优质教育资源稀缺性的现状,在优化软硬件条件的前提下不
断抬高学前教育收费,各地不断出现“天价幼儿园”,本文研究的意义就
是认真研究学前教育收费存在的主要问题,深入分析学前教育高收费的成
因,研究的落脚点就是构建学前教育收费标准,并为缓解学前教育高收费
提供财政保障等方面的配套对策和建议。使学前教育收费保持在一个合理
的水平,优化学前教育成本分担,保障来自弱势家庭的幼儿也可以公平的
享受优质学前教育资源。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本节将从教育公平、学前教育投入与收益、学前教育政府责任、学前教育
收费等方面对国内外研究文献进行阐述,并对研究现状进行简要分析。
1.2.1国外研究现状
1、关于教育公平
美国教育学者柯而曼(J.Cole-man)
(1968)认为教育机会均等可以分为四个层面:一是均等的接受教育的机会
。即不同教育阶段的入学机会对于广大求学者来说是均等的;二是均等的
教育资源分配。包括教育经费的投入、校舍、教师的素质等国家财政支持
、硬软件设施都是均等的;三是均等的教育过程。包括均等的课程内容、
教育环节等;四是均等的教育结果和成果。包括学业成绩、工作的质量等
①,科尔曼的教育公平理论为美国推行的有关教育行动提供了理论支撑,
美国公立教育资源分配开始大幅度地向弱势群体倾斜。国外学者关于教育
公平有着成熟的理论体系。维里(Verry)和唐纳德(Donald)认为针对弱势
幼儿投资产生的效益一般大于其他幼儿,因此幼儿教育可以促进机会均等
,让每一个幼儿的人生开端更为公平1。
2、关于学前教育投入收益
维卡特(weinhart}等(2006通过长达40年的成本一效益追踪研究表明:儿童
接受1到2年优质学前教育与没有接受学前教育的儿童相比,其学业成就高
,就业率和经济收入高,犯罪率低。该研究的成本收益分析发现:到儿童
成长至27岁时,其学前教育阶段投入回报率为1:7.
16;到这些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