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考试题库及答案软件
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我国的根本大法是()
A.刑法B.民法C.宪法D.行政法
2.以下哪种行为不属于侵权行为()
A.抄袭他人作品B.未经允许使用他人肖像C.依法逮捕犯罪嫌疑人D.诽谤他人
3.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
A.从轻处罚B.减轻处罚C.负刑事责任D.不负刑事责任
4.合同成立的时间是()
A.要约发出时B.承诺发出时C.承诺生效时D.要约生效时
5.下列属于行政处罚的是()
A.拘役B.罚款C.管制D.罚金
6.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
A.50%B.60%C.70%D.80%
7.著作权的保护期限是()
A.作者终生B.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50年C.10年D.20年
8.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
A.一年B.二年C.三年D.五年
9.以下哪种遗嘱形式不需要见证人()
A.公证遗嘱B.自书遗嘱C.代书遗嘱D.口头遗嘱
10.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是其()
A.法定代理人B.委托代理人C.指定代理人D.意定代理人
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我国法律的渊源包括()
A.宪法B.法律C.行政法规D.地方性法规
2.以下属于犯罪构成要件的有()
A.犯罪主体B.犯罪主观方面C.犯罪客体D.犯罪客观方面
3.下列哪些合同属于无效合同()
A.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B.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C.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D.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4.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有()
A.停止侵害B.排除妨碍C.消除危险D.返还财产
5.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有()
A.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B.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C.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D.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6.知识产权包括()
A.著作权B.专利权C.商标权D.商业秘密权
7.以下属于第一顺序继承人的有()
A.配偶B.子女C.父母D.兄弟姐妹
8.行政行为的特征包括()
A.从属法律性B.裁量性C.单方意志性D.效力先定性
9.民事诉讼的基本程序包括()
A.起诉与受理B.审理前的准备C.开庭审理D.判决和执行
10.以下哪些属于我国刑法规定的主刑()
A.管制B.拘役C.有期徒刑D.无期徒刑
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
1.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
2.未成年人犯罪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
3.只要双方达成一致,口头合同就具有法律效力。()
4.行政处罚只能由行政机关实施。()
5.劳动者在试用期内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
6.商标一经注册,就可以永久使用。()
7.遗嘱必须经过公证才有效。()
8.行政复议是一种行政诉讼行为。()
9.民事诉讼中,谁主张谁举证是唯一的举证原则。()
10.正当防卫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简答题(每题5分,共4题)
1.简述法的作用。
答:法具有规范作用和社会作用。规范作用包括指引、评价、预测、教育、强制作用;社会作用体现在维护阶级统治和执行社会公共事务两方面。
2.简述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
答:有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定金罚则等。违约方应根据具体情况及合同约定承担相应责任。
3.简述行政复议的范围。
答:对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处罚、行政强制措施等具体行政行为不服;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合法经营自主权、违法集资等行为均可申请复议。
4.简述法定抵销的条件。
答:双方互负债务、债务的标的物种类品质相同、双方债务均已届清偿期、双方的债务均为可抵销的债务。
讨论题(每题5分,共4题)
1.讨论在网络时代,如何更好地保护个人信息安全?
答:加强立法,明确个人信息保护范围和侵权责任。互联网企业要强化技术防护和内部管理。公民自身要提高安全意识,谨慎分享信息,遇到侵权及时维权。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