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基础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我国的根本大法是()
A.刑法B.民法C.宪法
2.以下属于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是()
A.15岁的小明B.18岁的小李C.10岁的小红
3.犯罪的本质特征是()
A.刑事违法性B.应受刑罚处罚性C.严重社会危害性
4.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
A.1年B.3年C.5年
5.以下不属于行政处罚的是()
A.罚款B.拘役C.警告
6.结婚的法定年龄是()
A.男20周岁,女18周岁B.男22周岁,女20周岁C.男25周岁,女22周岁
7.遗嘱的形式不包括()
A.口头遗嘱B.公证遗嘱C.合同遗嘱
8.以下属于我国刑罚主刑的是()
A.罚金B.有期徒刑C.没收财产
9.劳动者提前()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A.10日B.30日C.60日
10.以下哪种行为不属于侵犯知识产权()
A.抄袭论文B.未经许可使用他人商标C.购买盗版书籍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我国法律的制定机关包括()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C.国务院
2.以下属于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条件的是()
A.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B.意思表示真实C.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3.以下属于我国刑法规定的附加刑的有()
A.罚金B.剥夺政治权利C.没收财产
4.知识产权包括()
A.著作权B.专利权C.商标权
5.以下哪些情况可以导致合同无效()
A.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B.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C.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6.以下属于法定继承人范围的有()
A.配偶B.子女C.父母
7.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有()
A.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B.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C.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8.以下属于行政处罚种类的有()
A.行政拘留B.暂扣许可证件C.通报批评
9.以下属于物权的有()
A.所有权B.用益物权C.担保物权
10.民事诉讼的基本程序包括()
A.起诉与受理B.审理与判决C.执行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
1.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
2.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3.犯罪一定是违法,违法一定是犯罪。()
4.合同一旦签订就不能变更。()
5.遗嘱继承优先于法定继承。()
6.行政复议是行政诉讼的必经程序。()
7.劳动者在试用期内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
8.商标的有效期为10年,期满可以续展。()
9.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10.诉讼时效期间届满,权利人就丧失了起诉权。()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4题)
1.简述我国法律的作用。
答:规范作用,包括指引、评价、预测、教育、强制作用;社会作用,维护阶级统治和执行社会公共事务。
2.简述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
答: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定金罚则等。
3.简述正当防卫的构成要件。
答:存在不法侵害;不法侵害正在进行;目的是防卫;针对不法侵害人;限度适当,不过当。
4.简述劳动法的基本原则。
答: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与兼顾用人单位利益相结合;按劳分配与公平救助相结合;劳动者平等竞争与特殊劳动保护相结合;劳动行为自主与劳动标准制约相结合。
五、讨论题(每题5分,共4题)
1.讨论网络环境下个人信息保护的重要性及措施。
答:重要性在于保护个人隐私、财产安全等。措施有加强立法,互联网企业增强技术保护,个人提高信息保护意识,不随意泄露信息等。
2.谈谈对醉驾入刑的看法。
答:醉驾入刑能有效震慑酒驾行为,减少交通事故,保护公众生命财产安全,提升社会对交通安全重视度,有助于营造安全有序交通环境。
3.讨论在市场经济中,如何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答:完善法律法规,加大侵权惩处力度;企业增强创新和保护意识,积极维权;社会加强宣传教育,营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