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的答案及试题及答案
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我国的根本大法是()
A.刑法B.民法C.宪法D.行政法
2.以下属于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是()
A.16周岁的高中生B.18周岁的大学生
C.10周岁的小学生D.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
3.犯罪的本质特征是()
A.刑事违法性B.应受刑罚处罚性
C.社会危害性D.主观罪过性
4.我国刑法规定的主刑不包括()
A.管制B.拘役C.拘留D.有期徒刑
5.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
A.1年B.2年C.3年D.4年
6.以下哪种行为不属于侵权行为()
A.抄袭他人作品B.未经允许使用他人肖像
C.正当防卫D.恶意诋毁他人名誉
7.设立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人数为()
A.1人以上50人以下B.2人以上50人以下
C.1人以上100人以下D.2人以上100人以下
8.劳动者提前()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A.10日B.15日C.30日D.60日
9.以下不属于行政处罚种类的是()
A.警告B.罚款C.拘役D.吊销许可证
10.民事诉讼中,一般的举证责任原则是()
A.谁主张,谁举证B.举证责任倒置
C.由被告举证D.由法院举证
答案:1.C2.B3.C4.C5.C6.C7.A8.C9.C10.A
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有()
A.平等权B.政治权利和自由
C.宗教信仰自由D.人身自由权利
2.以下属于我国民法基本原则的有()
A.平等原则B.自愿原则
C.公平原则D.诚实信用原则
3.犯罪构成的要件包括()
A.犯罪主体B.犯罪主观方面
C.犯罪客体D.犯罪客观方面
4.以下哪些属于法定的离婚事由()
A.重婚或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
B.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
C.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的
D.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的
5.我国的知识产权包括()
A.著作权B.专利权
C.商标权D.商业秘密权
6.以下属于劳动合同必备条款的有()
A.劳动合同期限B.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C.劳动报酬D.社会保险
7.行政行为的特征有()
A.从属法律性B.裁量性
C.单方意志性D.效力先定性
8.刑事诉讼中的强制措施包括()
A.拘传B.取保候审
C.监视居住D.拘留和逮捕
9.以下属于第一顺序法定继承人的有()
A.配偶B.子女
C.父母D.兄弟姐妹
10.民事诉讼的审判程序包括()
A.一审程序B.二审程序
C.特别程序D.审判监督程序
答案:1.ABCD2.ABCD3.ABCD4.ABCD5.ABCD6.ABCD7.ABCD8.ABCD9.ABC10.ABCD
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
1.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2.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3.正当防卫超过必要限度,应当负刑事责任。()
4.合同只要双方当事人签字就一定有效。()
5.注册商标的有效期为10年,自申请之日起计算。()
6.劳动者在试用期内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
7.行政复议是行政诉讼的必经程序。()
8.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整个刑事诉讼过程中都享有辩护权。()
9.遗嘱继承优先于法定继承。()
10.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一律公开进行。()
答案:1.√2.×3.√4.×5.×6.×7.×8.√9.√10.×
简答题(每题5分,共4题)
1.简述法律的作用。
答案:法律具有规范作用和社会作用。规范作用包括指引、评价、预测、教育、强制作用,指引人们行为,评价行为合法与否等。社会作用体现在维护阶级统治、执行社会公共事务,保障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
2.简述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
答案:承担方式有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定金罚则等。违约方应根据具体情况及合同约定,选择合适方式承担违约责任,弥补对方损失。
3.简述行政复议的范围。
答案:包括对行政处罚、行政强制措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