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理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属于法的规范作用的是()
A.教育作用B.社会作用C.政治作用D.经济作用
2.法的核心内容是()
A.权利和义务B.法律责任C.法律制裁D.法律规范
3.按照法的效力范围不同,法可以分为()
A.实体法和程序法B.根本法和普通法C.一般法和特别法D.国内法和国际法
4.法律关系的客体不包括()
A.物B.行为C.精神产品D.人
5.下列不属于法的创制方式的是()
A.制定B.认可C.修改D.废止
6.我国的立法体制是()
A.一元多层次B.二元多层次C.多元多层次D.单一层次
7.法律责任的核心构成要素是()
A.责任主体B.违法行为或违约行为C.损害结果D.主观过错
8.司法的基本要求是()
A.正确、合法、及时B.公平、公正、公开C.民主、科学、合理D.权威、高效、便民
9.法律推理的基本方法不包括()
A.演绎推理B.归纳推理C.类比推理D.实质推理
10.法的历史类型更替的根本原因是()
A.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B.人类理性的发展C.法的自身发展D.社会革命的推动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法的特征包括()
A.规范性B.国家意志性C.强制性D.普遍性E.程序性
2.下列属于法律规则的构成要素的有()
A.假定条件B.行为模式C.法律后果D.法律概念E.法律原则
3.法的渊源包括()
A.宪法B.法律C.行政法规D.地方性法规E.国际条约
4.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有()
A.主体B.客体C.内容D.行为E.事件
5.法的实施方式包括()
A.法的遵守B.法的执行C.法的适用D.法律监督E.法律解释
6.执法的特点有()
A.主动性B.单方面性C.内容广泛性D.主体法定性E.程序简便性
7.司法的特点包括()
A.中立性B.被动性C.终局性D.程序性E.权威性
8.法律责任的归责原则有()
A.责任法定原则B.因果联系原则C.责任与处罚相当原则D.责任自负原则E.公平原则
9.法律解释的方法有()
A.文义解释B.历史解释C.体系解释D.目的解释E.当然解释
10.法治的基本要素包括()
A.法律至上B.良法之治C.权利保障D.权力制约E.正当程序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
2.法律规则可以分为授权性规则和义务性规则。()
3.法的渊源就是法的历史渊源。()
4.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5.法的实施就是法的执行。()
6.执法具有主动性和单方面性。()
7.司法机关独立行使职权意味着不受任何监督。()
8.法律责任的承担方式只有制裁一种。()
9.法律解释只能由有权机关进行。()
10.法治与法制是同一个概念。()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简述法的规范作用的种类。
答:法的规范作用包括指引作用、评价作用、预测作用、教育作用和强制作用。指引作用是对本人行为的引导;评价作用是对他人行为的评判;预测作用是对人们相互行为的预测;教育作用是对一般人的教育;强制作用是对违法犯罪行为的制裁。
2.简述法律规则与法律原则的区别。
答:在内容上,规则明确具体,原则笼统模糊;在适用范围上,规则适用于某类行为,原则适用范围广;在适用方式上,规则“全有或全无”适用,原则依强度权衡适用;在作用上,规则提供具体行为标准,原则是法律制度的基础和指导思想。
3.简述执法的基本原则。
答:执法的基本原则有合法性原则,即执法必须依法进行;合理性原则,执法行为应合理适当;效率原则,执法要以尽可能低的成本取得最大执法效益;正当程序原则,执法应遵循法定程序。
4.简述法律解释的必要性。
答:法律解释的必要性在于,法律具有概括性,需解释将其适用于具体情况;法律具有相对稳定性,而社会生活不断变化,需解释使其适应新情况;法律概念多义性,通过解释明确含义;不同法律部门、规范间可能冲突,需解释协调统一。
五、讨论题(每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