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第十章矿井火灾防治.doc
文件大小:286.24 KB
总页数:13 页
更新时间:2025-06-02
总字数:约1.67万字
文档摘要

幻灯片1

第十章矿井火灾防治

S

HAPE

太原理工大学阳泉学院采矿工程系

蔡永乐

幻灯片2

重点与难点

1、煤炭自燃理论;

2、煤炭自燃预测预报;

3、防灭火技术

4、均压防灭火;

5、火灾时期风流控制

幻灯片3

第十章矿井火灾防治

第一节概述

一、火灾与矿井或煤田火灾的概念

在矿井或煤田范围内发生,威协安全生产、造成一定资源和经济损失或者人员伤亡的燃烧事故,称之为矿井或煤田火灾。

二、矿井火灾的类型及其特性

1、按引火原因分类

1)内因(自燃)火灾。

2)外因火灾。

2、消防分类

A类火灾:,煤炭、木材、橡胶、棉、毛、麻等含碳的固体可燃物质

B类火灾,指汽油、煤油、柴油、甲醇、乙醇、丙酮等可燃液体

C类火灾,指煤气、天燃气、甲烷、乙炔、氢气等可燃气体。

D类火灾,象钠、钾、镁等可燃金属燃烧形成的火灾。

幻灯片4

3、其它分类方法。

还有按火源特性,可分为原生火灾与再生火灾;按火源产生的位置,可分为井上火灾与和井下火灾等。

三、防灭火研究的内容

煤矿火灾防治是一项系统工程,其理论与技术的研究内容应围绕一个目标和三个问题。

幻灯片5

第二节矿井外因火灾及其预防

一、物质燃烧的充要条件

1、必要条件----可燃物、助燃物、高温能量火源。

2、充分条件----三个必要条件同时存在,互相作用;Q生Q散

煤矿常见的外因火源主要有以下几种:

1)电能热源:2)摩擦热。3)放明炮、糊炮等。4)明火(高温焊碴、吸烟)。

二、外因火灾的预防

1、我国的消防方针----预防为主,消防结合

2、防火对策-----矿井火灾的防治可以采取下列三个对策:

1)技术(Engineering)对策

(1)灾前对策----防止起火、防止火灾扩大

(2)灾后对策----报警、控制、灭火、避难

2)教育(Education)对策-----知识、技术、态度

3)管理(法制(Enforcement))对策----制定各种规程、规范和标准,且强制性执行。

这三种对策简称“三E”对策。前两者是防火的基础,后者是防火的保证。

幻灯片6

三、预防外因火灾的技术措施

预防火灾发生有两个方面:一是防止火源产生;二是防止已发生的火灾事故扩大,以尽量减少火灾损失。

(一)防止火灾产生

1、防止失控的高温热源产生和存在。按《煤矿安全规程》及其执行说明要求严格对高温热源、明火和潜在的火源进行管理。

2、尽量不用或少用可燃材料,不得不用时应与潜在热源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3、防止产生机电火灾。

4、防止摩擦引燃(1)防止胶带摩擦起火。胶带输送机应具有可靠的防打滑、防跑偏、超负荷保护和轴承温升控制等综合保护系统;(2)防止摩擦引燃瓦斯。

5、防止高温热源和火花与可燃物相互作用。

幻灯片7

三、预防外因火灾的技术措施

(二)防止火灾蔓延的措施

限制已发生火灾的扩大和蔓延,是整个防火措施的重要组成部分。火灾发生后利用已有的防火安全设施,把火灾局限在最小的范围内,然后采取灭火措施将其熄灭,对于减少火灾的危害和损失是极为重要的。其措施有:

1、在适当的位置建造防火门,防止火灾事故扩大。

2、每个矿井地面和井下都必须设立消防材料库。

3、每一矿井必须在地面设置消防水池,在井下设置消防管路系统。

4、主要通风机必须具有反风系统或设备,反风设施并保持其状态良好

幻灯片8

第三节煤炭自燃的理论基础

一、煤炭自然机理

主要的有黄铁矿作用学说、细菌作用学说、酚基作用学说以及煤氧化合学说等

二、煤的氧化特性

1、所有品种煤在常温下都吸氧,但吸氧速度不同。

2、煤的吸氧速度与所在空气中的氧浓度成正比,

即dm/dτ=UC

3、在温度不变条件下,吸氧速度常数随时间按指数规律衰减,

即U=U1τ—H

4、吸氧速度常数U与煤自身温度之间符合幂函数关系

5、煤在氮气中加热后再冷却可使它的活性增加,并有重新恢复到原有活性的可能。

6、吸氧速度常数U与粒度之间成复杂关系

幻灯片9

三、自燃发火与自燃发火期

自燃发火:有自燃倾向性的煤层被开采破碎后在常温下与空气接触发生氧化,产生热量使其温度升高,出现发火和冒烟的现象

(1)明火、冒烟、火炭;(2)T70℃;(3)CO、C2H4等超临界值并上升

自燃发火期:从煤层被开采破碎接触空气之日起,至出现自燃现象或温度上升至燃点为止所经历时间。以月或天

四、煤炭自条件

1、具有自燃倾向的煤被开采后呈破碎堆积状态.

2、有较好的蓄热条件。

3、有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