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风险作业现场检查卡
检查日期:年月日
作业项目
序号
重点检查内容
检查情况
检查人
通用部分
1
办理高风险作业审批手续和工作票。
2
高风险作业安全教育和考试记录;高风险作业安全交底记录。
3
“三措两案”已在现场落实,全程进行视频监控。
4
工作负责人、升级监护人到位
5
现场应整洁、通道畅通,已可靠隔离,有明显的警示标志。
6
核对工作票新增工作班人员已进行安全交底并在危险点分析与控制措施票签名。
7
对于高处、有限空间、升降平台等方面的作业控制作业人数“能2人作业的不超过3人,能9人作业的不超过10人”。
8
设备、设施、工具、劳动保护用品必须符合国家安全标准和规定,做到配备齐全、使用合理、安全可靠。
脚手架
1
使用中的脚手架已通过验收合格、挂牌,整体结构无变动。
——
——
2
脚手架不得利用各种管道、电缆桥架、栏杆作为承力点搭设。
——
——
3
格栅板上搭设要生根在钢梁部位上或横跨钢梁的垫板上。
——
——
4
脚手架上保持清洁,严禁乱堆乱放物料。
——
——
5
脚手架如接近带电体时,是否做好防止触电的措施。
——
——
6
设置合格踢脚板,脚手板应铺满,板间不得有空隙,不得存在单板现象。
——
——
7
爬梯间距小于40cm;防护栏杆高度1050cm;架杆出头大于10cm;4米及以上架子要搭设斜撑稳固脚手架。3米以上脚手架配置防坠器。
——
——
高处作业
1
高处安装、维护、拆除取得《特种作业证》。
2
安全带必须挂在架体高处,严禁低挂高用。临边作业需设围栏或做好防坠落措施。
3
所有安全带必须为“坠落悬挂”型,必须要有明确的生产厂家、生产日期、合格证、LA安全防护标识,永久标识。
4
施工中要经常检查现场使用的安全带、安全绳等安全用具,发现缺陷要及时更换。
5
控制高处作业人员数量,同一作业面作业人数尽量不超过3人。脚手架上重量不得大于规定荷载,不能集中放置。不准手里持物攀爬脚手架。
6
高处作业地点下部设置隔离区,并设置明显的警告标志,并设置监护人,防止落物伤人。
7
高处作业时一律使用工具袋,不准将工具及材料上下投掷,要用绳系牢后往下或往上吊送。
有限空间
1
办理有限空间工作票。
——
——
2
有限空间监护人始终在现场。随时可以查看作业人员或保持联系。
——
——
3
彻底通风,有毒有害气体浓度已按要求检测并记录完整。
——
——
4
密闭容器内的照明电压小于等于24V,潮湿金属容器内的照明电压为12V,且照明充足。
——
——
5
核实登记进入人员与实际人员相符,明确可进入人员名单,出入登记本记录规范。
——
——
6
现场已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防毒面罩、防尘口罩),入口处无影响人员通行的障碍物。
——
——
7
中途停止有限空间作业的入口处已设置“禁止入内”已采取封闭措施。
——
——
动火作业
1
办理动火级别相符的动火工作票,规范进行可燃物检测。
2
动火作业已按照动火级别进行监护,并备有灭火器,消防通道畅通。
3
氧气、乙炔直立固定放置,气瓶间距不小于5米,与明火点不小于10米。乙炔瓶必须安装回火器,气瓶不得暴晒。现场气瓶数量不得超过2瓶。气瓶开关扳手不得存留在开关上,气体导管无损坏,泄露、老化、龟裂情况。
4
敷设临时电缆,不得搭在热体、油气管道上。
5
动火作业点下方应敷设防火布、接火盘,减少火花飞溅、防止割除的铁件掉落。
6
电焊、切割作业人员持证上岗。
7
电焊机、焊钳与电缆线连接牢固,接线端头不得外露。
8
电焊机金属外壳必须有明显的可靠接地。
9
禁止连接建筑物金属构架和设备等作为焊接电源回路。
10
严格执行动火回检制度,动火结束后,作业现场及周围没有残留火种。
临时电源
1
电源选取合理,负荷匹配;电源线布置规范、整齐。
——
——
2
执行“一机、一闸、一保护”。
——
——
3
电源线不得接触热体、潮湿或腐蚀的地面上。
——
——
4
规范接线,不得将电缆金属丝直接插入插座内使用。
——
——
5
临时电源线悬挂用电标志牌,使用合格的二级电源箱,并设置明显的可靠接地线,规范填写每日检查记录。
——
——
6
电源线必须从检修电源箱的进线口引出,严禁从箱门将电源线引出。
——
——
起重吊装
1
吊装作业区域设置隔离和警示。
——
——
2
吊装作业相关人员持有效证件。
——
——
3
现场有专人指挥,起重机下方无人员停留或通过。
——
——
4
起重作业使用的起重机械和吊具符合施工要求,承力点选择合适。
——
——
5
是否存在重物长时间吊悬在空中。禁止在起吊后的物件上进行作业。
——
——
6
起重设备在输电线路下方或附近工作是否做好防止触电的措施。
——
——
7
棱刃物与钢丝绳直接接触无保护措施不准吊。
——
——
8
散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