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PAGE1
新建成都至兰州铁路成都至川主寺段站前工程CLZQ-11标
施工技术交底
工程名称:镇江关车站2#双线
施工班组
交底时间
2013-9-10
交底名称
钻孔桩桩基施工
施工单位
中铁十四局成兰铁路工程指挥部
编制
审核
交底部门
中铁十四局成兰铁路工程指挥部工程部
交底人
施工期限
2013年9月10日至工程竣工
交底接受人:
镇江关2#双线大桥钻孔桩桩基施工技术交底
1场地平整(筑岛围堰)
施工前清除墩位处杂物,平整场地,桥处于卵石土地层,开挖泥浆池料用于铺筑平台,平台尺寸(16m纵向×20m横向×0.5m厚);平台一侧设吊车、混凝土罐车出入道,宽度不小于4m。
2泥浆池的准备
根据桩基的直径和桩长来计算泥浆池的大小:泥浆池的尺寸一般为10m*8m*2.0m左右。非特殊地段每两墩台之间设置一个泥浆池。选择制备泥浆用粘土时用指挥部调配粘土,具有下列特征:
2.1自然风干后,用手不易掰开捏碎。
2.2干土破碎时,端面有尖锐的棱角。
2.3用刀切开时,切面光滑,颜色较深。
2.4浸湿后有滑腻感,加水和成泥膏后容易搓成小于1mm的细长条。用手指捻,感觉砂粒不多。
3放桩位、埋护筒
利用全站仪定出桩位,人工在桩位位置开挖比桩径大40cm深不小于1.5m的坑,探明地下有无管线;本桥护筒均采用钢护筒,采用挖埋及震动下沉相结合的方法埋设钢护筒。
埋设护筒前放好骑马桩,并注意保护,以便能够随时检查护筒及桩位的位置等数据。根据规范要求及施工方便护筒内径比设计桩径大约40cm,高处地面50cm。
埋设护筒时,护筒中心轴线应对正测量标定的桩位中心,其偏差不得大于5cm;并严格保持护筒的竖直位置。护筒高出地面50cm,护筒四周用粘土夯实。护筒埋设完成后,将钻机底部处夯实,使钻机置于坚实的土层上,对于砂性土和地下水位高的情况,要在护筒下沿护筒四周打一层厚30cm的水泥砂浆带,砂浆带上用粘土分层夯实,以保证护筒的稳定性,防止渗水、松动、塌钻机就位后钻头准确对准桩位。
4冲击钻孔主要工序及注意事项
4.1冲击钻孔,为防止冲击震动使相邻孔壁坍塌或影响邻孔刚灌注的砼凝固,应待邻孔砼灌注完毕,强度达到5MPa,方可开钻下一根桩,并采用跳桩施钻或对角施钻。
4.2开孔阶段
钻头直径小于设计孔径1cm,桩径Φ150cm的钻头为149cm,桩径Φ125cm的钻头为124cm,桩径Φ100cm的钻头为99cm,用十字形钻头钻孔时,开孔前应在孔内多放一些粘土,顶部抛平,用低冲程冲砸(简易钻机冲程0.5~1.0m),泥浆比重1.1-1.4左右,钻进0.5m~1.0m,再回填粘土(如地表为砂土,第二次宜回填1:1的粘土(黏度:16-22s,含砂率:新制泥浆不大于4%,胶体率:不小于95%,PH值应大于6.5);如为软土和粉砂,即回填粘土和粒径不大于15cm的片石。)继续以低冲程冲砸。如此反复两三次,必要时多重复几次。
4.3升降钻头时须平稳,钻头提出井口时要防止撞碰护筒、孔壁、挂钩和护筒底部。
4.4钻孔作业分班连续进行,经常对钻孔泥浆进行试验,不符合要求时随时调整,经常注意土层变化,在土层变化处均应取渣,判明土层,并如实填入钻孔记录中,与地质图核对。
4.5如发现有失水现象,护筒内水位缓慢下降,应补水投粘土。如泥浆过稠,进行缓慢时,应抽渣换浆。开孔时,为了使钻渣泥浆尽量挤入孔壁,一般不抽渣。待冲砸至护筒下3-4m时(钻头顶在护筒下超过1m时),方可加高冲程正常冲进。4-5m后,方可勤抽渣。钻进时随时注意,保持孔位精确。
4.6钻孔时要查看钢丝绳回弹和回转情况,耳听冲击声音,借以判断孔底情况。要掌握少松绳的原则,松绳过多会减低冲程,过于松犹如落空锤,损坏机具。
松软地层时,一般每次松绳5-8CM,均匀坚硬土层3-5cm。
4.7冲击过程中,勤抽渣,勤检查钢丝绳和钻头磨损情况及转向装置是否灵活,预防发生安全质量事故。
4.8钻头直径磨损不应超过1.5厘米,应经常检查,及时用耐磨焊条补焊。并有备用钻头轮换使用、修补。为防止卡钻,一次补焊不易过多,且补焊后在原孔使用时,宜先用低冲程冲击一段时间,方可用较高冲程钻进。
4.9钻孔的安全要求:冲击锥起吊平稳,防止冲撞护筒和孔壁,进出孔口时,严禁孔口附近站人,防止发生钻锥撞击人的事故。因故停钻时,孔口加盖保护并严禁钻锥留在孔内以防埋钻。
5验孔、清孔
钻孔达到设计标高后,对孔位中心偏差、孔径、孔深、垂直度等采用测绳、检孔器等进行全面检查,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后,应进行清孔。其目的是在于使沉淀层尽可能减薄。采用抽渣法清孔直到用手摸泥浆无2-3mm大的颗粒且比重在规范规定指标之内时为止。清孔时及时向循环泥浆池内注入清水或新鲜泥浆。灌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