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CFG桩桩间土填筑技术交底书.docx
文件大小:33.05 KB
总页数:7 页
更新时间:2025-06-02
总字数:约2.31千字
文档摘要

新建郑州至万州铁路河南段ZWZQ-6标项目二分部

技术交底记录

交底单位:新建郑州至万州铁路河南段ZWZQ-6标项目二分部桥二队

交底编号:ZTWJ-ZW-02-LJ-003

项目工程名称

新建郑州至万州铁路河南段ZWZQ-6标项目二分部

单位工程名称

DK211+040~DK218+457.73段区间路基

分部工程名称

DK214+140~DK215+013.53段CFG桩桩间土回填

交底时间

2016.12.15

技术交底内容

详见附件:

1、DK214+140~DK215+013.53段区间路基CFG桩桩间土填筑施工技术交底

技术交底书

技术交底书

表格编号

1310

项目名称

新建郑州至万州铁路河南段站前工程

DK211+040~DK218+457.73段区间路基

共页

交底编号

ZTWJ-ZW-02-LJ-003

工程名称

设计文件图号

郑万豫施(路)-50

施工部位

CFG桩桩间土填筑

交底日期

2016-12-15

技术交底内容:

一、交底范围

适用于本管段内CFG桩桩间土填筑

二、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工艺流程为:“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具体为:

三阶段:准备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验收阶段.

四区段:填筑区→平整区→碾压区→检验区,每区段长度视现场情况和机械设备施工能力按25~50m划分。

八流程:施工准备→基底处理→分层填筑→摊铺平整(洒水、晾晒、拌合改良)→机械碾压→检验签证→路面整形→边坡整修。

1、施工准备

(1)内业技术准备

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2)外业技术准备

施工作业中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收集。

2、基底处理

填筑前应将原地面松、软表土、施工垃圾及腐植土清楚干净,经小型压路机碾压密实、平整。压实质量同基床以下路堤压实质量标准:

表1基床以下路堤压实标准

指标

压实标准

化学改良土

砂类土及细砾土

碎石及粗砾土

压实系数K

≥0.92

≥0.95

≥0.92

地基系数K30(MPa/m)

≥110

≥130

7d饱和无侧限抗压强度qu(kPa)

≥250

3、测量放样

用全站仪放出中桩、边桩,确定好填筑边界,在界外打好控制桩,作好标识,用石灰划出中线及左、右边线(两边各加0.5米),并测量好各断面的标高(左、中、右)计为Hi。

4、上料

根据试验松铺厚度和自卸车容量,估算出多大面积卸料一车,每一水平层的全宽只能用同一种填料填筑。

5、摊铺整平

先用装载机从路基外侧将料上到指定区域,再利用小挖机大致整平,后再用人工进行整平,形成不小于4%的排水坡,同时表层无明显的局部凹凸。

施工压实试验

试验松铺厚度、碾压遍数

试验条件:自然填料的松方系数一般按照1.2~1.3考虑,根据基床结构不同,选择松铺厚度如下:松铺厚度为40cm,为确保碾压后的压实厚度不大于35cm,确定试验段松铺厚度为40和25cm两种进行实验。若松铺厚度碾压后不满足最大压实度,可对松铺厚度按5cm递减。

每一种松铺厚度情况下,按照下面的碾压顺序:碾压7遍,如检测不合格,每增加一次碾压后后检测,直到检测合格。根据试验结果,确定碾压机械,以满足下表的压实要求。

特别注意:直线地段,应由两侧路肩开始向路中心碾压;曲线地段,应由内侧路肩向外侧路肩进行碾压。各区段的交接处应互相重叠压实,纵向搭接长度不小于2m,上下两层填筑接头应错开不小于3m,沿线路纵向行与行之间压实重叠不小于0.4m。

试验检测

试验人员应根据填料的不同,选定不同的检测方法,CFG桩桩间土填筑控制指标:检测地基系数、压实系数。具体压实标准见下表:

表1基床以下路堤压实标准

指标

压实标准

化学改良土

砂类土及细砾土

碎石及粗砾土

压实系数K

≥0.92

≥0.95

≥0.92

地基系数K30(MPa/m)

≥110

≥130

7d饱和无侧限抗压强度qu(kPa)

≥250

8、试验成果整理、分析

通过记录、整理、分析各种变换参数情况下的数据,绘制松铺厚度、碾压遍数等压实参数与设计指标之间相关性曲线,确定施工最佳参数,并编写相应的施工工艺指南。

9、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CFG桩桩间土填筑分两层填筑,每压实层厚分别为20cm、15cm,碾压遍数根据上面工艺性试验确定,检测标准以上表控制;

三、安全、职业健康保证措施

1、施工区域应设警示标志,严禁非工作人员出入。

2、施工中应对机械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养护、维修。

3、为保证施工安全,现场应有专人统一指挥,并设一名专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