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成都至兰州铁路成都至川主寺段站前工程CLZQ-11标
施工技术交底
工程名称:新建成都至兰州铁路
施工班组
结构二工班
交底时间
2014-2-10
交底名称
新建成都至兰州铁路涵洞D2K205+740
施工单位
中铁十四局成兰铁路工程指挥部
编制
审核
交底部门
中铁十四局成兰铁路工程指挥部工程部
交底人
施工期限
2014年2月1日至工程竣工
交底接受人:
工程概况本涵洞为新建成都至兰州铁路路基而设的涵洞。位于成兰铁路工程第11标段站场路基工程,中心桩号D2K205+740,涵洞全长7.1m、宽度126.666m。基础采用C35混凝土(包括加深基础)(H1);边墙采用C35混凝土(H1);端翼墙身采用C30混凝土(H1);盖板采用C35钢筋混凝土(H1);出入口采用C30混凝土基础(H1),帽石采用C30混凝土(H1),隔水墙采用C30混凝土,铺砌采用C25混凝土。
一.施工依据
1.1施工用图
类别
序号
图册名
图号
施工图
1
《新建成都至兰州铁路施工图涵洞设计图》
成兰施涵-11标-1
通用图
2
《钢筋混凝土盖板箱涵》
贰桥(2011)6032
通用图
3
《铁路混凝土桥涵防水层》
贰桥(2011)6032
通用图
4
《涵洞出入口铺砌》
二设桥参(土一)(2009)6031
2.2采用的施工规范和验收规范
(1)《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TB10002.1-2005
(2)《铁路桥涵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钢筋结构设计规范》TB10002.3-2005
(3)《铁路桥涵混凝土和砌体结构设计规范》TB10002.4-2005
(4)《铁路桥涵地基和基础设计规范》TB10002.4-2005
(5)《新建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2005]285号
(6)《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2-2010
二.交底内容
2.1主要工序的施工方法
2.1.1基础施工方法:
⑴基坑开挖
测量人员使用全站仪进行基础中心及进出口桩位放样,按设计尺寸考虑工作面定出桩位并撒白灰线,报测量监理工程师复核后进行基坑开挖。开挖前应根据四周地形,做好地面防、排水工作。
基坑开挖采用挖掘机开挖,自卸车外运。附以人工配合,开挖至距设计标高(20~30)cm时,由人工清理至设计标高。基坑开挖的坡度根据开挖的地质情况决定采用1:0.33放坡(详细见表基坑坑壁坡度)。基坑的底面按基坑的设计尺寸每边加宽不小0.5~0.8米,做为施工工作面。
表基坑坑壁坡度
坑壁土类
坑壁坡度
坡顶无荷载
坡顶有静荷载
坡顶有动荷载
砂类土
1∶1
1∶1.25
1∶1.5
卵石、砾类土
1∶0.75
1∶1
1∶1.25
粉质土、粘质土
1∶0.33
1∶0.5
1∶0.75
极软岩
1∶0.25
1∶0.33
1∶0.67
软质岩
1∶0
1∶0.1
1∶0.25
注:①坑壁有不同土层时,基坑坑壁坡度可分层选用,并酌设平台;
②坑壁土类按照现行《铁路土工试验规程》划分;
③岩石单轴极限强度<5.5、5.5~30、>30时,分别定为极软、软质、硬质岩;
④当基坑深度大于5m时,基坑坑壁坡度可适当放缓或加设平台。
基坑开挖至设计标高后,质检工程师配合工地试验室核对基底地质及实际承载能力,具体检测方法主要有两项:①基坑开挖后取土样测含水量、湿容重、液限、塑限和颗粒密度,求出土样天然空隙比和液性指数,查规范求出其承载力;②基坑开挖后,采用重型动力触探方法按锤击次数N与承载力的关系,求出其承载力。如不满足承载力要求,进行换填处理,分层填筑、分层夯实。
基坑处理完毕,应及时浇筑基础和回填基坑,不得长时间搁置。否则,需做好遮盖,防止受水浸湿或晒裂。冬季要采取保温措施。
⑵模板安装:
基坑处理完成后,恢复中线、水平,划出基础地面位置。模板采用1.5×0.6m组合钢模板,模板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稳定性和正确的结构尺寸,无锈蚀、变形。人工配合16t吊车安装。使用垂球吊线检查模板的垂直度。模板拼缝紧密,模板缝塞海绵条,表面平整,无错台,不漏浆。模板在外侧用钢管横向连接,并用方木顶牢,内侧用圆木支撑,保证模板几何尺寸正确、稳固不变形。在施工前将模板表面除锈并均匀涂刷脱模剂。混凝土采用脚手架灌筑时,脚手架、人行道等不得与模板、支架联结。支撑应支于可靠的地基上,涵洞基础施工采用跳槽施工法。
(3)基础砼浇注
原材料:开工前,对工程所需材料(钢材、水泥、砂、石料等)的料源进行调查并取样检验试验,合格后方可采购;在材料到达工地后,分批按规定取样检验,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混凝土材料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