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摘要
轨道交通肩负着城市内日常出行和引导空间紧凑集约利用的双重责任,站
点区域成为各类要素的聚集地,其建设水平关系着资源投入的效率性和合理性,
需要进行紧凑型开发。因此,城市轨道交通站域是紧凑城市建设的重要节点,
对其紧凑度的研究逐渐成为热点,但目前相关成果仍较少,且存在测度指标繁
杂、评价方法单一的不足。本文从站点特性出发,结合“紧凑”概念解读,构
建城市轨道交通站域紧凑度测度模型,对开发利用的紧凑程度进行定量化描述。
探讨紧凑度结果的多元评价和解读方式,引入了节点-场所模型理论,对站域
紧凑度及其站点区位条件进行相对排序位置的比较分析,由此得到自身条件视
角下的紧凑度评价结果。
本文梳理了紧凑城市、区位理论、轨道交通与土地发展协同等相关理论,
总结城市轨道交通站域特性和紧凑发展要求,提取出规模、功能、交通3个重
要内涵维度,选取9个单项测度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级指标权重,提
出标准化网格与传统理想站域相结合的测度单元,构建轨道交通站域紧凑测度
模型。其后,从紧凑度的整体比较和分类评价需求入手,讨论站域紧凑与站点
区位的互动关系,提出两者存在正相关关系的假设,在此基础上引入节点-场
所模型,将节点区位价值拓展为轨网区位和土地区位2个维度,分别选取整合
度、选择度以及3类土地单价作为对应指标,结合全局网络和局部关系进行综
合算法设计。最后,运用ArcGIS、DepthMap等软件对深圳城市轨道交通站
域紧凑度进行测度和评价并得出几方面结论。
本文通过研究发现,其一,测度结果显示,罗湖中心区附近最紧凑,其次
是福田区,都形成了连片紧凑的空间形态;南山、宝安呈现簇状小范围紧凑特
征;原关外地区沿轨道交通站点形成“串珠”式独立局部紧凑地块。其二,评
价结果显示,深圳60.8%站点在与同类功能站域比较时,其紧凑性属于平衡状
态,即站点区位优势在站域开发中得到了较好的发挥,但商办类处于失衡状态。
另外,交通等级高的站点,区位条件和开发程度都较高,但也有一些站点例外。
其三,对平衡型和失衡型样本做细化分析,通过箱形图比较,得出平衡状态下
综合、商办类的适宜紧凑度区间最高,而产业、特殊类的最低。另外,发现失
衡型样本的空间聚集特征更明显,同时用地单一、地形限制、历史建设等是影
响平衡状态和客流大小的共性因素。
关键词:紧凑度;城市轨道交通站域;测度与评价;节点-场所
-I-
Abstract
Abstract
Therailtransitsystemhasadualroleofsupportingdailytravelandguiding
thecompactdevelopmentofland.Thestationareaisacollectionofimportant
nodesinthecompactcity,anditsconstructionlevelisrelatedtotheefficiency
andrationalityofresourceinvestment.Therefore,theresearchoncompactness
measurementhasgraduallybecomeahottopic,buttheexistingstudieshave
limitationssuchascomplicatedmeasurementindicatorsandsingleevaluation
methods.Thispaperestablishesacompactnessmeasurementmodelofurbanrail
transitstationareainaccordancew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