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导入新课;伦敦曾经是世界著名的“雾都”,你知道为什么吗?;探究新知;英国经济学家马尔萨斯对当时英国人口快速增长的现象进行了研究。他在《人口原理》一书中提出:人口增长快于生产增长,这是一种自然规律;人口增长到生活资料仅能维持人类生存的极限时,社会就会出现饥馑、战争和疾病。马尔萨斯的人口论在提醒人们要处理好人口增长的问题上有积极的意义,但他把资本主义制度造成的劳动群众的失业和贫困,都归咎于人口增长得过多,则是错误的。;思考;材料二1770—1821年英国农业和工业在国民总收入中的比重示意图;材料四工业革命对科学和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出了强烈的客观要求。同时,工业革命的发展也为科学与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牛顿经典力学的建立,高等数学的出现,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的发现,热功当量的确定,道尔顿原子论的建立,有机化学、生物进化学说的发展与建立都同工业革命的发展密切相关。为了提高生产效率,资产阶级对全民教育和实科教育寄予了极大热望,如国民义务教育制度、各种职业教育机构、课程体系与教学原则的发展与进步等,都同工业革命紧密相连。;工业革命给社会带来哪些新变化?;;19世纪中期,英国城市的街道狭窄而拥挤,卫生条件极差,孩子们在垃圾堆上玩耍.;材料一随着工厂制盛行,农村人口涌向城市,转变为工业劳动力,使城市人口与城市数目迅猛增长,工业革命带来的机械化,解放了大量劳动力,使农村劳动力出现大量剩余,这些人涌入城市,为城市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工业化的英国领导了世界城市化的浪潮。1800年,大约1/5的英国人口居住在城镇,城镇规模大约1万人,而接下来的一个世纪,庞大的乡村社会被城市化了,全国有1/3的人口在城里工作和生活,到1900年,工业化的国家有至少50%的人口生活在城镇中。;材料二英国伦敦的东区,在法国著名史学家布罗代尔笔下,这个工人阶级聚集区的状况是:“市区边缘形成了丑陋的新贫民区,那里除了污秽的棚屋,就是难看的工厂,用家庭垃圾做饲料的养猪场和肮脏的街道以及堆积如山的???圾。”贫民区的居住空间十分拥挤,问题严重。在英国的拜特纳格林地区,1400幢房子住了2795户家庭,共约12000人。往往是丈夫、妻子、四五个孩子还有祖父母住在一间10~20英尺见方的屋子里。这些居住区里没有下水道,没有清洁的饮用水,通风采光条件很差,河流污染也很严重。;材料三城市化的程度与城市中的交通运输情况有着紧密的联系。城市中的交通运输业的迅速发展会进一步加强城市与城市,城市与城乡等的经济联系,使城市经济快速地发展起来,加速城市化进程。以美国为例,19世纪30年代以后,美国出现了修筑铁路的高潮。1860年美国铁路长度猛增到30626英里,长度已超过了英国而居世界首位。有轨马车最早在19世纪30年代的纽约出现,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
特别是电的使用,19世纪80年代纽约出现了有轨电车。1863
年在伦敦开通的第一条地下线路使用的是蒸汽机车,随着19
世纪70年代电力机车的出现,该系统经历了大规模改进,而
其他城市很快也有了自己的类似地下网络。这些公共交通方
面的改善为居民的出行提供了便利,使城市人口和规模不断
扩大,也加速了城市化进程。;城市化给人口、城市环境带来了哪些影响?;环境污染和贫富分化加剧;城市环境与家庭卫生条件的改善
19世纪中期,城市的环境开始受到重视。英国、美国、法国等先后开展了改善城市环境的运动。人们开始用砖块、石子铺设城市的街道。19世纪70年代,大城市的街道已经有了煤气灯。电灯发明后,城市照明才得到彻底改善。随着排污管道的铺设,以往街道上污水横流的现象越来越少。马车曾经是城市中最常见的交通工具,19世纪中期以后,城市中出现了有轨电车和马拉的轨道公共客车。19世纪末,城市面貌已大为改观。
在城市环境改善的同时,家庭卫生条件也逐步得到改善。1890年,伦敦的一些富人家庭已安装了抽水马桶。但浴室还没有进入家庭,人们想洗澡就必须到公共浴室去。;图1工业革命时的英国工人;;人们应该怎样面对工业化和城市化?;课堂小结;板书设计;随堂检测;2.越来越多的妇女走出家庭,成为工业劳动者,她们的社会角色发生了变化。为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创造条件的是()
A.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B.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
C.工业革命的发展
D.人口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