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
健康的生活
复习课;知识点一传染病和免疫;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缺少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3.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1)控制传染源:对传染病人要尽可能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治疗、早隔离,防止传染病蔓延。患传染病的动物也是传染源,也要及时地处理。
;3.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2)切断传播途径:主要是讲究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消灭传播疾病的媒介生物,进行一些必要的消毒工作等。这样可以使病原体丧失感染健康人的机会。
;3.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3)保护易感人群:染病流行期间,不要让易感者与传染源接触,并且进行“防接种,提高抵抗力。对于易感人群来说,应积极锻炼,增强抗病能力。;1.下列疾病中属于传染病的是()
①中耳炎②发病期的肝炎③狂犬病④佝偻病
⑤结膜炎⑥蛔虫病⑦天花⑧高血压
A.①③④⑤ B.①⑤⑥⑦
C.④⑥⑦⑧ D.②③⑤⑥⑦
2.传染病与非传染病的区别是传染病具有()
①传染性②广泛性③流行性④暴发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①④
3.下列不属于引起传染病的病原体的是()
A.病毒 B.细菌
C.肿瘤细胞 D.寄生虫
;4.(2019·四川南充中考)下列属于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的是()
A.传染源B.传播途径C.易感人群D.以上三项都是
5.下列不属于传染源的是()
A.患“非典”的病人B.携带有肝炎病毒的碗筷
C.得了流感的儿童D.得了口蹄疫的牛
6.曾经有人食用了一种不洁净的毛蚶(一种软体动物)而感染了甲肝病毒。在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中,毛蚶及食用毛蚶分别属于()
A.传染源、传播途径B.传播途径、传播途径
C.传播途径、传染源D.A和B两项说法均可以
;7.对患有腮腺炎的同学进行隔离治疗,这一预防措施属于()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 D.清除病原体
8.生吃瓜果要洗净,这一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属于()
A.消灭病原体 B.控制传染源
C.保护易感人群 D.切断传播途径
9、肺结??、肺结核患者、结核杆菌分别属于()
①传染源②病原体③传染病④易感人群
A.③①②B.③①④C.②③④D.①②③
;1.人体的三道防线
(1)第一道防线①组成:皮肤和黏膜。
②皮肤由表皮和真皮组成。表皮最外面是角质层,细胞排列紧密,可以防止外界环境中的病菌、化学物质等侵入。
③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不断地摆动,可以清除异物,其分泌的黏液也可吸附细菌和脏物并将之排出体外。
;(2)第二道防线
①组成: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②杀菌物质中的溶菌酶广泛存在于人体泪液、唾液、血液等液体中,能够破坏许多病菌的细胞壁,使病菌溶解,因此具有抗菌、消炎、抗病毒等作用。
③分布在人的血液和组织、器官(如淋巴结、肝脏和脾)等中的吞噬细胞能将侵入人体的病原体吞噬消化。;(3)第三道防线
①组成
免疫器官:胸腺、淋巴结和脾等。
免疫细胞:淋巴细胞(白细胞的一种)。
②抗体与抗原:抗体是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抗原是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如病原体等异物)。;③作用机理
a.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抗体与抗原的结合是特异性的。
b.抗体与抗原的结合可以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将抗原清除,或使病原体失去致病性。
c.抗原被清除后,机体还将保持产生相应抗体的能力,当同样的抗原再次侵入人体时,机体会快速产生大量的相应抗体,再以同样的方式将抗原清除。;4.免疫
(1)概念: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体内的抗原物质,及人体本身所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
(2)免疫的功能
①抵抗抗原的侵入,
防止疾病的产生;
②清除体内衰老、死亡和损伤的细胞;
③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3)免疫功能异常
①排斥反应:器官移植时出现的。
②过敏反应:抵制抗原功能过强时产生的。
5.计划免疫
(1)概念:根据某些传染病的发生规律,将各种安全有效的疫苗(用失活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按照科学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给儿童接种,以达到预防、控制和消灭相应传染病的目的。
(2)性质:计划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
(3)典例:接种卡介苗可以预防结核病,接种百白破疫苗,可以预防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
;6.艾滋病
(1)全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简称AIDS)。
(2)病原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简称HIV)。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