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思维导图-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课件.pptx
文件大小:1.92 MB
总页数:17 页
更新时间:2025-06-03
总字数:约2.81千字
文档摘要

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思维导图》系列专题复习

考情分析考查重点米勒的模拟实验;原始生命诞生于原始海洋;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及证据;生物进化的总趋势;自然选择学说的内涵及其在生物进化上的意义。生物进化的总趋势,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及证据,对自然选择学说的理解,利用自然选择学说解释病原体抗药性增强的原因是命题的热点,一般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人类的起源和进化所占比例较小。命题角度

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解读——地球上生命的起源重点1.原始大气(1)来源:原始地球从火山中喷出来的气体。(2)成分:水蒸气、氢气、氨、甲烷、二氧化碳、硫化氢等。(3)与现在大气成分的主要区别:没有氧气。2.生命起源的条件(1)物质条件:原始大气(2)能量条件: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3)一定的环境场所条件:原始海洋等。

思维导图解读——地球上生命的起源重点3.米勒实验(1)模拟原始地球的条件和大气成分大气成分:甲烷、氨、氢气、水蒸气等气体。原始地球条件:通过进行火花放电(模拟闪电)提供能量。结果:合成了多种氨基酸。氨基酸是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一类小分子有机物。(2)对实验结果的推测: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了许多简单的有机物,这是一个化学过程,这说明,在原始地球条件下,由无机物到有机物是完全可能的。

思维导图解读——地球上生命的起源重点4.生命起源的过程

思维导图解读——地球上生命的起源重点4.生命起源的过程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许多简单的有机物,如氨基酸等。有机小分子物质汇集到原始海洋中地球温度逐渐下降,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雨降落到地面上,这些有机物又随着雨水进入河流和湖泊,最终汇集到原始海洋中。形成原始生命原始海洋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其中所含有机物,不断相互作用,经过极其漫长的岁月,大约在地球形成以后的10亿年左右,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

典型例题例1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一般认为是()A.CH4、NH3、H2O、H2等B.CH4、NH3、H2、O2等C.CH4、NH3、H2、水蒸气等D.CH4、NH3、H2O、O2等解析C本题考查原始大气的组成及其性质特点。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氨、水蒸气、氢气、硫化氢等,它的突出特点是没有游离的氧,属还原性的大气。由于地球温度很高,原始大气中的水是以水蒸气的状态存在的。

典型例题例2有科学家推测:“地球上的生命可能来自于外星球”。下列支持该推测的证据是()A.天文学家在星际空间发现了数十种有机物B.在月球上发现了原始生命C.1953年米勒的模拟实验D.露西少女骨骼化石解析A宇生说学者认为,地球上的原始生命可能来自外星球-#证据是天文学家在星际空间发现了能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米勒实验证明了原始地球能形成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

思维导图解读——生物进化的历程重点1.学习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1)生物进化的证据——化石化石是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形成的。化石保留了古代生物的原有特点,可以直接或间接证明该生物曾经在地球上生活过。所以是研究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地球的地层形成有早有晚,不同的地层中有不同的生物化石。根据存在于各个地层中的化石,可以判断生物类型和生存年代。

思维导图解读——生物进化的历程重点1.学习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2)比较比较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把彼此有某种联系的事物加以对比,确定它们的相同和不同之处。通过对各个事实特征的比较,把握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认识事物的本质。在生物学的研究中常用到比较的方法。比较化石的研究方法,即比较不同类型动物的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顺序,从而判断动物的进化顺序的方法。比较动物的形态和解剖特征的方法。利用组成生物体的一些重要物质(如细胞色素C)的差异性,来比较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的方法。

思维导图解读——生物进化的历程重点2.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1)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一般来说,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2)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与原始生命的起源一样,生物进化的历程也是极其漫长的过程。现在地球上的丰富多彩的生物界是经过漫长的历程逐渐进化形成的。

思维导图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