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初中化学“常见气体的制取与净化”单元作业的分层设计.doc
文件大小:27 KB
总页数:4 页
更新时间:2025-06-03
总字数:约3.56千字
文档摘要

初中化学“常见气体的制取与净化”单元作业的分层设计

《教育大辞典》中把作业描述为“衡量学习者有无发生,以及发生到何种程度的客观标志,也是教学活动获得反馈信息的重要渠道”。初中化学作为化学学科的启蒙,设计精准、有效、高质量的分层作业,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还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0年4月8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对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的管理提出十条要求,强调严控书面作业的总量,并要把握作业的育人功能,体现素质教育导向,提高作业的质量,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作业减负增效。“双减\政策的进一步落实,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严禁以牺牲学生睡眠和运动的时间来提高成绩。教师要精心备课,立足课堂,提质增效,保证学生学足学好。

作业作为课堂学习的延续,是促进学生学习增质保效的关键。目前初中化学作业多以应试为目的,作业功能单一、形式单一,现有的化学教辅多以知识点多、繁、偏为特征,缺乏对作业结构的针对性设计,尤其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很难让他们都吃饱、吃透,因而导致学习效率难尽如人意的现象,这些问题亟需关注和解决。

一、实施作业分层设计的目的

初中是化学学习的启蒙期,对于高中化学的学习有奠基作用,初中化学基础打得牢,高中化学学习才可以得到坚实的保障。初中化学在每个学校的课程开展都面临着课时紧、任务重、压力大等多方面限制,因此要求教师不仅要立足课堂教学,还需要精编具有基础性、针对性、发展性的高质量作业。

不同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能力、日常的学习习惯、完成作业的态度等多方面存在着差异,势必会导致学生的成绩有较大的差距。分层作业设计符合古人所主张的“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的思想尊重学生差异;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智力区域,有自己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分层作业的设计就是通过让学生在自己的优势智力区域充分发挥能力,达到长善救失的目的,从而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

二、实施作业分层的必要性

(一)适应学生个体差异

学生在学习基础、学习速度、学习风格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实施作业分层能够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与其能力相匹配的作业任务,避免优秀学生“吃不饱”基础薄弱学生“吃不了”的情况。

(二)提高学习积极性

学生完成适合自己难度的作业,更容易获得成就感,从而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反之,难度过高或过低的作业可能导致学生产生挫败感或厌倦情绪。

(三)提升教学效果

通过分层作业,教师可以更有针对性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从而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使教学效果进一步优化,从而实现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因材施教,提升教学的效果。

(四)促进教育公平

作业分层并非歧视或区别对待学生,而是在尊重个体差异的基础上,为每个学生提供平等的发展机会,使教育资源得到更合理的分配。

三、“以生为本”理念下的分层作业实施过程

(一)学生分层

分层作业的实施,首要环节是对学生的分层,应从多个维度全面客观分析。对学生的分层万万不可仅凭某一次测试成绩“盖棺论定”,需要结合学生课堂听课状态、课下作业完成的态度以及正确率,以及随堂小练笔的成绩反馈,保证学生分层的准确性和有效性。除此之外,对学生的分层还要结合初中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及逻辑思维发展特征,以课程标准中学业要求为评价导向,将学生分层。学生的分层是动态的,并非一成不变的,每一单元课程结束,根据学生单元学习的效果,学生的分层也随之调整,这实际上形成了一种良性的竞争机制。学生分层可以让不同学生都能在自己的优势领域内积极思考、勇于探索,感受成功的喜悦,与此同时,也避免了基础较弱同学的应付了事及相互抄袭的摆烂心态。

(二)作业分层

在教育的广阔天地中,核心素养如璀璨之星,指引着教学的方向,而作业分层则是践行核心素养理念的有效途径之一。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一刀切\作业模式已难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核心素养导向下的作业分层,犹如为不同的花朵提供适宜的土壤,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自己的成长花园中绽放光彩。下面以人教版初中化学“常见气体的制取与净化\为例,详细阐述分层作业的设计方法。

1.凸显教材的基础性,设计基础性作业

根据《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要求,学生能设计简单实验,制备并检验氧气和二氧化碳;充分发挥学生必做实验的功能,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动手实践和动脑思考的机会,经历完整的探究过程。气体制备与净化是初中化学学习的重点,也是难点,在教材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在中考中有选择题、填空题和实验题等题型,主要考查学生知识形成的过程和方法,以及实验能力。“常见气体的制取\这一专题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激情。

“基础性作业\(见附录)面向全体学生,以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目的。在题型的设置上,首先是客观选择题,要求学生自主选择气体的发生和收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