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感恩亲情之古诗教学与音乐的融合.pdf
文件大小:136.86 KB
总页数:3 页
更新时间:2025-06-03
总字数:约2.4千字
文档摘要

古诗教学与音乐的融合

【摘要】在小学古诗词教学过程中,大多数语文教师往往在教

学中分析过多,情感融入过少,这导致学生难以真正体味到诗人想

要表达的情感,使古诗词的学习仅限于表面,分析有余,感悟不足。

但同样,若是分析较少,学生便难以读懂古诗词的内容,浅尝辄止,

也无法有效把握古诗词的神韵。将音乐与古诗词有效结合可以帮助

学生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帮助学生将自己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相

连接,有利于诗歌朗读指导、有利于了解诗歌语法,让枯燥的课堂

教学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音乐;古诗教学

古诗是中华民族的传世瑰宝,古诗教学对于提高学生传统文化

素质非常重要,一直是语文教育的重要板块。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

中却发现,由于认识上的偏差和教学方式的落后,古诗教学效果一

直不甚理想。?在小学古诗词教学过程中,大多数语文教师往往在

教学中分析过多,情感融入过少,这导致学生难以真正体味到诗人

想要表达的情感,使古诗词的学习仅限于表面,分析有余,感悟不

足。但同样,若是分析较少,学生便难以读懂古诗词的内容,浅尝

辄止,也无法有效把握古诗词的神韵。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我不

断探索、研究,试图找寻一种新的方式方法来促使古诗词教学可以

更好地开展。在研究中,我发现,将音乐与古诗词有效结合可以帮

助学生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帮助学生将自己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

相连接,有利于诗歌朗读指导、有利于了解诗歌语法。让枯燥的课

堂教学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根据

实际教学经验总结了以下几点有效的教学策略:

一、音乐与古诗意境的融合

与古诗背景、思想内容紧密相关的乐曲或歌曲,它能为课堂教

学创设一定的氛围,调节学生情绪,增强教学的感染力和表达力,

对课堂教学有着辅助的功能。我在运用时应对古诗以及乐曲、歌曲

的思想内容有深入地理解,正确选择乐曲和歌曲来与相应的教材搭

配,且使用时间与数量要恰当,这样才能显示出两者结合的威力,

达到好的教学效果。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味地讲解将使学生感到

枯燥乏味,而适时地穿插些音乐,不仅可以创设情境,引起学生共

鸣,而且便于学生学习和记忆。此外,我们使用背景音乐只是辅助

教学,不能冲淡主题。

中国古典诗歌和古典音乐有一个相同之处,那就是都表现意境。

在古诗词的教学之中引入古典音乐这一资源,可收到良好的教学效

果。我根据不同诗词的特点,选择不同的古乐作为背景音乐,以其

动听悦耳的声音,渲染气氛,增强感召力,深化诗词的意境。如

《高山流水》《汉宫秋月》《平沙落雁》《梅花三弄》等古曲为古

诗词配乐效果不错。运用背景音乐不仅分解教学的难度,还创设了

一种充满韵律节奏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学得轻松有趣。

二、音乐与古诗朗读指导的融合

其次是配乐朗诵。音乐其实是一种情绪,音乐的感召就是情绪

的渲染。大多数学生读诗困难不是因为字句的难懂,而是不能披文

入情、携情入境。音乐是媒介,可以帮人入情入境。所以,要选择

与诗文内容或情绪一致的音乐,让它们在学生耳边适时响起。在诵

读《敕勒歌》时有“天苍苍野茫茫”的马头琴,在诵读《琵琶行》时

是“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琵琶曲,在体会《登高》时用“风急天高猿啸

哀”的二胡曲。音乐缩短了读者与诗歌间的距离,实现了与诗人的亲

密接触。学生在相呼应胡音乐中体会朗读,朗读才能入情入境。

再次就是古诗新唱。学生对流行歌曲特别感兴趣,百听不厌,

倒背如流,如果给古诗谱上现代曲,有利于记忆。例如根据苏东坡

《水调歌头》谱成的《但愿人长久》,根据李商隐的《无题》谱成

的《别亦难》,根据李煜同名作谱成的《虞美人》等。2006年,著

名作曲家谷建芬为20首古诗词谱上了流行曲调,并由北京市教委向

全市推广。每日一歌或每周一歌,新瓶装旧酒,吟诵亦吟唱。学生

用古诗替换流行歌曲歌词,学诗就像玩耍,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

古诗的兴趣。

三、音乐与古诗语法教学的融合

音乐歌词有灵活、生动的语法现象和丰富的情景构造,像是“快

乐着你的快乐,悲伤着你的悲伤”“你那弯弯的忧伤,穿透了我的胸

膛”……这些歌词中包括多种多样的语法,如倒装、夸张等等。虽然

古诗词中同样语句优美,用词恰当,情感丰富,但是因为年代的关

系,导致古诗词的用词结构与现代的语法和篇章结构相距甚远,学

生在理解、分析时会感觉晦涩难懂。利用流行歌曲中的这些语法特

点来进行古诗词的教学,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词中所运用的

语法.?同样,歌词的创作也与诗词一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