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辅警考试题库(含答案)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30分)
1.辅警在协助民警执法过程中,遇到群众对执法行为不理解并进行辱骂,辅警应该()。
A.立即与群众对骂
B.保持冷静,耐心解释
C.直接动手制服群众
D.转身离开现场
答案:B。辅警在执法过程中应保持良好的职业素养和态度,面对群众的不理解和辱骂,要保持冷静,通过耐心解释来化解矛盾,而不能与群众对骂、动手制服或直接离开现场,A、C、D选项的做法都是错误的。
2.以下不属于辅警职责范围的是()。
A.协助维护社会治安秩序
B.参与侦查刑事案件
C.协助开展安全检查
D.协助疏导交通
答案:B。辅警主要是协助公安机关开展各项工作,如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开展安全检查、疏导交通等,但不具备侦查刑事案件的权力,侦查刑事案件是公安机关正式民警的职责,所以选B。
3.辅警在执行任务时,发现可疑人员携带管制刀具,正确的做法是()。
A.立即上前抢夺刀具
B.大声呵斥可疑人员
C.及时报告民警,并协助控制可疑人员
D.装作没看见,继续执行任务
答案:C。辅警发现可疑人员携带管制刀具时,自身不具备完全处理此类危险情况的能力,应及时报告民警,并协助控制可疑人员,而不是盲目上前抢夺刀具或大声呵斥,更不能装作没看见,A、B、D选项做法不当,选C。
4.公安机关的任务是一个多形式、多层次的系统,其中,从时间上分,包括()。
A.局部任务和全局任务
B.目前任务和长远任务
C.基本任务和具体任务
D.基本任务和长远任务
答案:B。从时间上划分,公安机关的任务可分为目前任务和长远任务,A选项是从范围角度划分,C选项是从任务的性质和具体程度划分,所以选B。
5.辅警在协助民警进行治安巡逻时,发现一起打架斗殴事件,应首先()。
A.立即制止斗殴行为
B.拍照留取证据
C.报告民警到场处理
D.对斗殴人员进行调解
答案:C。辅警在遇到打架斗殴等较为复杂的治安事件时,自身能力有限,应首先报告民警到场处理,然后在民警的指挥下协助开展工作,而不是自行制止、拍照留取证据或调解,A、B、D选项顺序错误,选C。
6.下列关于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的说法,错误的是()。
A.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前,应当命令在场无关人员躲避
B.人民警察使用武器的,应当将使用武器的情况如实向所属机关书面报告
C.人民警察依法使用警械和武器的行为,受法律保护
D.人民警察为了制止违法犯罪行为,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使用武器
答案:D。人民警察使用武器必须符合法定条件和程序,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使用武器,要根据违法犯罪行为的性质、程度等因素综合判断,A、B、C选项说法均正确,所以选D。
7.辅警在协助交通管理工作时,对闯红灯的行人应该()。
A.罚款50元
B.批评教育并告知其闯红灯的危害
C.直接拘留
D.强行拉回路边
答案:B。辅警没有罚款、拘留等执法权力,对于闯红灯的行人,应进行批评教育并告知其闯红灯的危害,A、C选项超出了辅警的权限,D选项的强行拉回路边做法可能会引发不必要的冲突,所以选B。
8.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一般情况下,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是()。
A.拘留后的24小时以内
B.拘留后的3日以内
C.拘留后的7日以内
D.拘留后的10日以内
答案:B。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一般情况下应当在拘留后的3日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所以选B。
9.辅警在协助民警进行社区走访时,应该注意的事项不包括()。
A.尊重居民的隐私和权利
B.态度生硬,以显示执法威严
C.认真记录居民反映的问题
D.积极宣传法律法规和安全知识
答案:B。辅警在社区走访时,应尊重居民的隐私和权利,认真记录居民反映的问题,积极宣传法律法规和安全知识,态度要和蔼可亲,而不是态度生硬,B选项做法错误,所以选B。
10.以下哪种行为不属于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
A.在商场内故意起哄闹事
B.在电影院内大声喧哗
C.在自家卧室大声唱歌
D.在车站广场非法集会
答案:C。在自家卧室大声唱歌属于个人在私人空间的行为,一般不会对公共秩序造成扰乱,而在商场内故意起哄闹事、在电影院内大声喧哗、在车站广场非法集会都会对公共秩序造成不良影响,所以选C。
11.辅警在执行任务时,必须服从()。
A.自己的意愿
B.群众的要求
C.领导的指挥
D.同事的建议
答案:C。辅警在执行任务时,要遵循组织原则,必须服从领导的指挥,而不能仅凭自己的意愿、群众的要求或同事的建议行事,A、B、D选项错误,选C。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