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朝阳县辅警考试题库2025(有答案).docx
文件大小:26.36 KB
总页数:17 页
更新时间:2025-06-03
总字数:约5.05千字
文档摘要

朝阳县辅警考试题库2025(有答案)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40分)

1.辅警在协助人民警察开展工作时,应当以()名义进行执法活动。

A.个人

B.辅警所在单位

C.公安机关

D.所属民警

答案:C。辅警是协助公安机关开展工作,其执法活动是以公安机关名义进行。

2.以下哪种行为不属于辅警应当履行的职责()。

A.治安巡逻检查

B.参与侦查刑事案件

C.疏导交通

D.开展治安防范宣传教育

答案:B。辅警不具备侦查刑事案件的权限,只能协助开展一些辅助性工作,治安巡逻检查、疏导交通、开展治安防范宣传教育都属于辅警职责范围。

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在()内没有被公安机关发现的,不再处罚。

A.3个月

B.6个月

C.1年

D.2年

答案:B。《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在6个月内没有被公安机关发现的,不再处罚。

4.公安机关在办理治安案件时,对与案件有关的需要作为证据的物品,可以()。

A.没收

B.收缴

C.先行登记保存

D.扣押

答案:D。公安机关在办理治安案件时,对与案件有关的需要作为证据的物品,可以扣押。

5.下列不属于人民警察依法使用武器情形的是()。

A.实施放火行为后逃跑

B.暴力袭击人民警察,危及人民警察生命安全

C.在押人犯聚众暴乱

D.结伙斗殴

答案:D。结伙斗殴一般情况下不需要使用武器,而实施放火行为后逃跑、暴力袭击人民警察危及生命安全、在押人犯聚众暴乱等情况,在符合条件时人民警察可以依法使用武器。

6.辅警在工作中遇到紧急情况需要使用警械时,应当()。

A.自行决定使用

B.立即报告所属民警并听从指挥

C.先使用再报告

D.等待民警到达后由民警使用

答案:B。辅警在工作中遇到紧急情况需要使用警械时,应当立即报告所属民警并听从指挥,不能自行决定使用。

7.以下属于治安管理处罚种类的是()。

A.拘役

B.管制

C.罚款

D.有期徒刑

答案:C。治安管理处罚种类包括警告、罚款、行政拘留、吊销公安机关发放的许可证等,拘役、管制、有期徒刑属于刑罚种类。

8.公安机关对被传唤的违法嫌疑人,应当及时询问查证,询问查证的时间不得超过()小时。

A.6

B.8

C.12

D.24

答案:B。公安机关对被传唤的违法嫌疑人,询问查证的时间不得超过8小时;情况复杂,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可能适用行政拘留处罚的,询问查证的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本题问的是一般情况,所以选8小时。

9.辅警在执行任务时,发现违法嫌疑人可能逃脱,应当()。

A.立即追赶并制服

B.及时报告所属民警并协助采取措施

C.装作没看见

D.自己单独进行围堵

答案:B。辅警发现违法嫌疑人可能逃脱,应及时报告所属民警并协助采取措施,不能自行贸然行动。

10.人民警察对超越法律、法规规定的人民警察职责范围的指令,()。

A.可以拒绝执行

B.应当立即执行

C.有权拒绝执行,并同时向上级机关报告

D.先执行再向上级机关报告

答案:C。人民警察对超越法律、法规规定的人民警察职责范围的指令,有权拒绝执行,并同时向上级机关报告。

11.以下哪种情形可以适用当场处罚()。

A.对个人处200元以下罚款

B.对单位处1000元以下罚款

C.警告

D.以上都是

答案:D。《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的,可以当场作出治安管理处罚决定;此外,对单位处1000元以下罚款也可适用当场处罚。

12.辅警在协助盘查可疑人员时,应当遵循的原则不包括()。

A.先盘问后检查

B.先检查后盘问

C.由远及近、由表及里

D.高度警惕、确保安全

答案:B。辅警协助盘查可疑人员应先盘问后检查,遵循由远及近、由表及里原则,同时要高度警惕、确保安全。

13.下列属于侵犯人身权利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是()。

A.盗窃

B.诽谤

C.抢夺

D.故意损毁财物

答案:B。诽谤是侵犯他人名誉权等人身权利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盗窃、抢夺、故意损毁财物主要侵犯的是财产权利。

14.公安机关对醉酒的人采取保护性约束措施的时间()。

A.计算在拘留时间内

B.不计算在拘留时间内

C.视情况而定

D.以上都不对

答案:B。公安机关对醉酒的人采取保护性约束措施的时间不计算在拘留时间内。

15.辅警在工作中应当保守()。

A.国家秘密

B.工作秘密

C.公民个人隐私

D.以上都是

答案:D。辅警在工作中应当保守国家秘密、工作秘密以及公民个人隐私等。

16.对违反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