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法考综合阶段试题及答案讲解
一、案例分析题
1.某社区居民李某,因家庭矛盾与邻居发生争执,导致邻居受伤。经调解,双方达成和解,李某一次性赔偿邻居医疗费用2万元。此后,李某因经济困难,无法履行赔偿义务。请回答以下问题:
(1)李某与邻居之间的纠纷属于哪种类型的纠纷?
(2)在调解过程中,李某可以寻求哪些社会工作的专业服务?
(3)针对李某的经济困难,社会工作者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4)在李某履行赔偿义务的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如何进行跟进服务?
(5)李某在履行赔偿义务后,如何进行心理疏导?
答案:
(1)邻里纠纷。
(2)李某可以寻求调解服务、心理咨询、法律援助等。
(3)社会工作者可以协助李某申请低保、临时救助,提供就业指导、技能培训等。
(4)社会工作者可以定期了解李某履行赔偿义务的情况,提供必要的生活帮助和心理支持。
(5)社会工作者可以协助李某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其走出心理阴影。
2.某社区开展老年人关爱活动,邀请老年居民参加。活动中,社区工作者发现部分老年人存在精神疾病,需要专业服务。请回答以下问题:
(1)社区工作者在开展老年人关爱活动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2)针对存在精神疾病的老龄人,社区工作者可以提供哪些专业服务?
(3)在为老年人提供服务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应遵循哪些伦理原则?
(4)如何评估老年人关爱活动的效果?
(5)如何提高老年人关爱活动的参与度?
答案:
(1)社区工作者在开展老年人关爱活动时,应注意活动内容、形式适合老年人,关注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尊重老年人意愿等。
(2)社区工作者可以为存在精神疾病的老龄人提供心理咨询、精神疾病康复、心理疏导等服务。
(3)社会工作者应遵循尊重、保密、专业、诚信等伦理原则。
(4)评估老年人关爱活动的效果可以从活动参与人数、满意度、问题解决情况等方面进行。
(5)提高老年人关爱活动的参与度可以从宣传推广、丰富活动内容、邀请专业机构参与等方面入手。
二、简答题
1.简述社会工作的伦理原则。
答案:
(1)尊重原则:尊重服务对象的意愿、价值观和隐私。
(2)保密原则:保护服务对象的隐私,不泄露服务对象的个人信息。
(3)专业原则:遵循社会工作的专业规范,提供专业服务。
(4)诚信原则:诚实守信,不欺骗、误导服务对象。
(5)平等原则:平等对待服务对象,不歧视、不偏见。
2.简述社会工作者的角色。
答案:
(1)服务提供者:为服务对象提供专业服务,满足其需求。
(2)倡导者:倡导社会公正、公平,促进社会政策改革。
(3)协调者:协调服务对象、家庭、社区、政府等各方关系,促进问题解决。
(4)管理者:管理社会工作项目,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5)研究者:开展社会工作研究,提升社会工作专业水平。
三、论述题
1.试述社会工作在应对突发事件中的作用。
答案:
(1)提供心理疏导:帮助受灾群众缓解心理压力,恢复正常生活。
(2)资源链接:为受灾群众提供物资、资金、就业等资源。
(3)社会动员:动员社会力量,共同应对突发事件。
(4)政策倡导:推动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5)评估与反馈:评估突发事件应对效果,为今后类似事件提供借鉴。
四、选择题
1.以下哪个不属于社会工作的伦理原则?
A.尊重原则
B.保密原则
C.专业原则
D.利益最大化原则
答案:D
2.社会工作者在开展服务时,以下哪种做法是不恰当的?
A.尊重服务对象的意愿
B.保护服务对象的隐私
C.盲目追求服务效果
D.坚持专业原则
答案:C
五、名词解释
1.社会工作
答案:社会工作是一种专业服务,旨在帮助服务对象解决社会问题,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和谐。
2.伦理原则
答案:伦理原则是社会工作者在开展服务过程中应遵循的基本规范,包括尊重、保密、专业、诚信、平等等方面。
六、实务题
1.某社区开展留守儿童关爱活动,社会工作者小王负责组织实施。请根据以下情况,回答以下问题:
(1)小王在开展活动前,应进行哪些准备工作?
(2)在活动过程中,小王应关注哪些问题?
(3)活动结束后,小王应如何进行总结评估?
答案:
(1)小王在开展活动前,应了解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制定活动方案,联系志愿者,准备活动场地、物资等。
(2)在活动过程中,小王应关注留守儿童的需求,确保活动内容丰富、有趣,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状态,及时解决活动中出现的问题。
(3)活动结束后,小王应收集留守儿童、家长、志愿者等各方反馈,总结活动经验,为今后类似活动提供借鉴。
本次试卷答案如下:
一、案例分析题
1.(1)邻里纠纷。
解析:李某与邻居之间的争执属于邻里之间的矛盾,属于邻里纠纷的范畴。
(2)李某可以寻求调解服务、心理咨询、法律援助等。
解析:李某与邻居的纠纷可以通过调解服务解决,同时,由于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