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司法考试刑法案例分析实战演练试卷(附最新司法解释案例解析)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甲因抢劫乙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在服刑期间,甲多次提出申诉,认为判决有误。以下哪项说法是正确的?
A.甲的申诉行为构成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
B.甲的申诉行为构成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
C.甲的申诉行为构成自诉罪
D.甲的申诉行为属于正当行使公民权利
2.乙因犯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以下哪项说法是正确的?
A.乙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可以减为无期徒刑
B.乙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故意犯罪,应当执行死刑
C.乙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故意犯罪,可以减为有期徒刑
D.乙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故意犯罪,可以减为拘役
3.丙因贪污罪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以下哪项说法是正确的?
A.丙在刑罚执行期间,如果犯有新罪,应当数罪并罚
B.丙在刑罚执行期间,如果犯有新罪,可以数罪并罚
C.丙在刑罚执行期间,如果犯有新罪,可以免除处罚
D.丙在刑罚执行期间,如果犯有新罪,可以减轻处罚
4.丁因犯抢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并处罚金2万元。以下哪项说法是正确的?
A.丁在刑罚执行期间,如果缴纳罚金不足,可以延长有期徒刑
B.丁在刑罚执行期间,如果缴纳罚金不足,可以减刑
C.丁在刑罚执行期间,如果缴纳罚金不足,可以假释
D.丁在刑罚执行期间,如果缴纳罚金不足,可以暂予监外执行
5.戊因犯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缓刑3年。以下哪项说法是正确的?
A.戊在缓刑考验期间,如果犯有新罪,应当执行有期徒刑
B.戊在缓刑考验期间,如果犯有新罪,可以执行有期徒刑
C.戊在缓刑考验期间,如果犯有新罪,可以撤销缓刑,执行有期徒刑
D.戊在缓刑考验期间,如果犯有新罪,可以撤销缓刑,执行拘役
6.以下哪项说法是关于刑罚的执行错误的?
A.有期徒刑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
B.管制犯在执行期间,必须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
C.剥夺政治权利的刑期,从主刑执行完毕之日起计算
D.拘役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
7.以下哪项说法是关于自诉案件错误的?
A.自诉案件,由人民法院直接受理
B.人民检察院对自诉案件,可以提起公诉
C.人民法院对自诉案件,可以调解
D.自诉案件,由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
8.以下哪项说法是关于附带民事诉讼错误的?
A.附带民事诉讼,由人民法院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一并受理
B.附带民事诉讼,由人民检察院提起
C.附带民事诉讼,由自诉人提起
D.附带民事诉讼,由被告人提起
9.以下哪项说法是关于刑事赔偿错误的?
A.刑事赔偿,由赔偿义务机关承担
B.刑事赔偿,由赔偿义务机关的上级机关承担
C.刑事赔偿,由赔偿义务机关的同级机关承担
D.刑事赔偿,由赔偿义务机关的上级机关的上级机关承担
10.以下哪项说法是关于犯罪构成的错误?
A.犯罪构成,包括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
B.犯罪构成,是指犯罪事实的全部要件
C.犯罪构成,是指犯罪行为所侵犯的客体
D.犯罪构成,是指犯罪行为所表现出来的特征
二、案例分析题(每题20分,共40分)
1.甲在一天夜里,持刀闯入乙家,将乙捆绑在床上,抢走乙的财物。在作案过程中,甲将乙打伤。乙在被捆绑期间,趁机逃脱,报警后将甲抓获。甲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
请分析以下问题:
(1)甲的行为构成哪些罪名?
(2)甲的行为应当如何定罪?
(3)甲的刑罚应当如何执行?
2.乙因涉嫌贪污罪被立案侦查。在侦查过程中,乙主动交代了自己的贪污事实,并退回全部赃款。检察机关对乙作出不起诉决定。
请分析以下问题:
(1)乙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
(2)检察机关对乙作出不起诉决定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3)乙是否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四、名词解释题(每题5分,共15分)
1.刑罚执行
2.自首
3.累犯
五、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正当防卫的构成要件。
2.简述犯罪的预备、未遂和中止的区别。
3.简述犯罪既遂的概念及其特征。
六、论述题(15分)
论述犯罪中止与犯罪未遂的区别。
本次试卷答案如下:
一、选择题
1.D.甲的申诉行为属于正当行使公民权利
解析思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权对判决、裁定提出申诉,这是法律赋予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
2.A.乙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可以减为无期徒刑
解析思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死刑缓期执行的罪犯,如果没有故意犯罪的,二年期满以后,减为无期徒刑。
3.A.丙在刑罚执行期间,如果犯有新罪,应当数罪并罚
解析思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刑罚执行期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