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分析检验模拟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共30题,每题1分,共30分)
1.在1mol/LHAc的溶液中,欲使氢离子浓度增大,可采取下列何种方法()。
A、加水
B、加NaAc
C、加NaOH
D、0.1mol/LHCl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加水会稀释溶液,氢离子浓度减小;加\(NaAc\)会发生同离子效应,抑制\(HAc\)电离,氢离子浓度减小;加\(NaOH\)会与氢离子反应,氢离子浓度减小;加\(0.1mol/LHCl\)会增加氢离子浓度。
2.化学检验工必备的专业素质是()。
A、较强的颜色分辨能力
B、语言表达能力
C、社交能力
D、良好的嗅觉辨味能力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化学检验工在进行实验操作和结果判断时,常常需要通过观察颜色变化来分析物质的成分和含量等,所以较强的颜色分辨能力是必备的专业素质。而语言表达能力、社交能力并非化学检验工最核心的专业素质;虽然嗅觉辨味能力在某些化学检验中有一定作用,但相比之下,颜色分辨能力更为普遍和关键。
3.固定相老化的目的是()。
A、除去表面吸附的水分
B、除去固定相中的粉状物质
C、除去固定相中残余的溶剂及其它挥发性物质
D、提高分离效能。
正确答案:C
4.高级分析工是属国家职业资格等级()。
A、三级
B、一级
C、二级
D、四级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高级分析工属于国家职业资格等级三级。国家职业资格等级分为五级(初级工)、四级(中级工)、三级(高级工)、二级(技师)、一级(高级技师),高级分析工对应三级。
5.下列产品必须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否则,即推定该产品有缺陷()。
A、国有大中型企业生产的产品
B、可能危及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工业产品
C、用于出口的产品
D、对国计民生有重要影响的工业产品
正确答案:D
6.某弱碱MOH的Kb=1×10-5,则其0.1mol·L-1水溶液的pH为()。
A、3.0
B、11
C、5.0
D、9.0
正确答案:B
7.间接碘量法(即滴定碘法)中加入淀粉指示剂的适宜时间是()
A、滴定开始时;
B、滴定至近终点,溶液呈稻草黄色时;
C、滴定至I3-离子的红棕色褪尽,溶液呈无色时;
D、在标准溶液滴定了近50%时;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在间接碘量法中,淀粉指示剂应在滴定至近终点,溶液呈稻草黄色时加入。因为过早加入淀粉指示剂,大量的I?与淀粉结合生成蓝色物质,这部分I?不易与滴定剂反应,会导致滴定结果偏高,且终点变色不敏锐。而在溶液呈稻草黄色时加入,此时大部分I?已被滴定,剩余少量I?与淀粉结合,能敏锐指示终点,使滴定结果更准确。
8.用基准无水碳酸钠标定0.100molL盐酸,宜选用()作指示剂。
A、溴钾酚绿—甲基红
B、酚酞
C、百里酚蓝
D、二甲酚橙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甲基红指示液的变色范围是pH4.4(红)~6.2(黄),溴甲酚绿指示液的变色范围是pH3.6(黄)~5.4(蓝),二者混合后,其变色范围为pH4.3(酒红)~5.4(绿),终点时溶液由绿色变为酒红色,变色敏锐。用基准无水碳酸钠标定盐酸时,化学计量点时溶液pH约为4.0,所以选用溴甲酚绿—甲基红作指示剂合适。酚酞的变色范围是pH8.2(无色)~10.0(红),百里酚蓝变色范围有两种,一种是pH1.2(红)~2.8(黄),另一种是pH8.0(黄)~9.6(蓝),二甲酚橙主要用于金属离子的测定,均不适合用于该标定。
9.测定某右旋物质,用蒸馏水校正零点为-0.55°,该物质溶液在旋光仪上读数为6.24°,则其旋光度为()。
A、6.79°
B、5.69°
C、–6.79°
D、–5.69°
正确答案:A
10.碘量法测定黄铜中的铜含量,为除去Fe3+干扰,可加入()。
A、碘化钾
B、氟化氢铵
C、HNO3
D、H2O2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氟化氢铵可以与Fe3+形成稳定的络合物,从而消除Fe3+对碘量法测定黄铜中铜含量的干扰。而碘化钾主要用于与铜离子反应;HNO3具有氧化性会干扰测定;H2O2也可能会对测定产生不良影响。
11.高效液相色谱流动相脱气稍差造成()。
A、分离不好,噪声增加
B、保留时间改变,灵敏度下降
C、保留时间改变,噪声增加
D、基线噪声增大,灵敏度下降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高效液相色谱流动相脱气稍差,会导致基线噪声增大,因为溶解在流动相中的气体可能会产生气泡,这些气泡在检测池中会影响光的吸收或散射等,从而使基线噪声增大;同时也会使灵敏度下降,因为气泡的存在可能干扰样品的正常分离和检测,降低检测信号的准确性和强度,进而导致灵敏度下降。而分离不好、保留时间改变等情况不一定直接由脱气稍差导致,故答案选[D]。
12.气相色谱用内标法测定A组分时,取未知样1.0uL进样,得组分A的峰面积为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