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度国家大剧院招聘专业技术人员(24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
第一部分单选题(80题)
1、下列关于“二十四节气”的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A.谷雨—芒种—雨水—白露—寒露
B.雨水—谷雨—芒种—白露—寒露
C.谷雨—芒种—雨水—寒露—白露
D.雨水—谷雨—芒种—寒露—白露
【答案】:B
【解析】二十四节气的正确顺序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其中,雨水在谷雨之前,谷雨在芒种之前,芒种之后依次是白露、寒露,白露在寒露之前。因此,正确排序应该是雨水、谷雨、芒种、白露、寒露。
2、组织文化的显性内容包含组织的标志、工作环境、规章制度以及()。
A.价值观念
B.组织哲学
C.道德规范
D.经营管理行为
【答案】:D
【解析】组织文化分为显性内容和隐性内容两部分。隐性内容是组织文化的根本,包括组织哲学、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组织精神等。显性内容是指那些以精神的物化产品和精神行为为表现形式的,人通过直观的视听器官能感受到的,又符合组织文化实质的内容,它包括组织的标志、工作环境、规章制度和经营管理行为,所以答案选经营管理行为。
3、“木桶理论”认为,木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最短的那一块木板,贯彻“五大发展理念”,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其中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通过补短板增强发展后劲。在“五大发展理念”中,最能体现“木桶理论”的是:
A.创新
B.协调
C.开放
D.绿色
【答案】:B
【解析】“木桶理论”强调补齐短板。协调发展理念注重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和“木桶理论”通过补短板增强后劲的思路相符,所以贯彻“五大发展理念”中最能体现该理论的是协调。
4、下列国家中,不属于与中国接壤的国家是()。
A.缅甸
B.蒙古
C.吉尔吉斯斯坦
D.乌兹别克斯坦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与中国接壤的国家相关地理知识。与中国接壤的国家有14个,分别是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在这些国家中,有缅甸、蒙古、吉尔吉斯斯坦,而乌兹别克斯坦并不与中国接壤。所以正确答案是乌兹别克斯坦。
5、2021年9月15日,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在陕西西安举行,本次运动会火炬取名()。
A.祥云
B.圣火
C.薪火
D.旗帜
【答案】:D
【解析】2021年9月15日,第十四届全运会在陕西西安举行,本次运动会火炬取名“旗帜”。“祥云”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名称;“圣火”通常是较为宽泛的概念,并非十四届全运会火炬名称;“薪火”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八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火炬名称。所以本题应选“旗帜”这一选项。
6、湖南是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自古以来就有()以及“湖广熟天下足”的美称。
A.万丈深渊
B.穷山恶水
C.世外桃源
D.鱼米之乡
【答案】:D
【解析】该题主要考查对湖南美称的了解。湖南作为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其农业生产条件优越且发达,尤其是稻米和渔业资源丰富。“鱼米之乡”体现了该地粮食与水产资源丰富的特点,符合湖南的实际情况。而“万丈深渊”描述的是地势陡峭、深不可测的地理环境,和湖南作为粮食生产基地的美称不相关;“穷山恶水”通常用来形容自然条件很差、环境恶劣的地方,与湖南作为重要粮食生产基地的事实相悖;“世外桃源”侧重于描绘一个与世隔绝、环境优美、安宁祥和的理想之地,并非对粮食生产基地的典型描述。所以正确答案为鱼米之乡。
7、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直接体现了宪法一般原则中的()。
A.权力制约原则
B.法治原则
C.基本人权原则
D.人民主权原则
【答案】:D
【解析】人民主权原则是指国家的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其核心内容是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这直接体现了人民主权原则。权力制约原则强调国家权力的各部分之间相互监督、彼此牵制,以保障公民权利;法治原则主要体现为依法治国,法律至上等;基本人权原则强调国家要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这三者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直接体现的原则不符。因此,正确答案体现的是人民主权原则。
8、下列句子中,人物与词句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A.辛弃疾——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B.陆游——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C.李清照——莫许杯深琥珀浓,未成沉醉意先融
D.欧阳修——前山云起树无影,别浦潮生船有声
【答案】:D
【解析】此题为单选题,旨在考查对不同古代诗人及其代表词句的对应掌握情况。“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