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专题一走进国际市场营销国际市场营销30课件.pptx
文件大小:4.17 MB
总页数:20 页
更新时间:2025-06-02
总字数:约4.25千字
文档摘要

国际市场营销InternationalMarketing第2讲世界市场现状与中国发展主讲人:王若军专题一走进国际市场营销

目录2主要国际市场世界主要区域经济集团中国企业国际营销发展

MDCs:Mostdevelopedcountries,发达国家,美加、日本、德法英等LDCs:Less-developedcountries,欠发达国家,亚洲及拉丁美洲的国家LLDCs:Least-developedcountries,最不发达国家,中部非洲一些国家一、主要国际市场31.国际市场UN划分方法

低收入国家:人均GDP在765美元以下,市场非常有限。下中等收入国家:人均GDP在766-3035美元之间。这些国家主要出口产品以劳动密集型为主。上中收入国家人均GNP处于3036-9385美元之间。新的富裕阶层和中产阶级购买力旺盛。高收入国家人均GNP高于9386美元。市场呈现饱和状态,产品打大这些国家不容易,国际营销者必须不断地进行产品创新以扩大市场占有率。一、主要国际市场41.国际市场GDP划分方法

1、南美洲地广人稀,资源丰富。人口约7.8亿2、南美大陆语言主要为西班牙语、葡萄牙语3、南美洲目前区域性组织南方共同市场发挥作用,成员国之间互免关税。4、南美洲整体经济水平相当于80年代中后期的中国。5、南美洲主要经济大国为巴西、阿根廷。6、南美和中国之间经贸关系远远落后于亚洲北美欧洲和澳洲7、南美标准采用欧美标准8、南美贫富悬殊,近一半的财富集中于10%人的手中。9、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阿根廷10000美元巴西4630美元巴拉圭3650美元智利2077美元10、中国南美尚无直航客机,海运需45天。一、主要国际市场52.全球五大洲市场状况:南美洲

环绕波斯湾和阿拉海的9个国家和周边阿拉伯国家,总人口达到5-7亿,人均年收入从阿联酋、科威特等的3-4万美元到伊朗、伊拉克、也门等国家的年人均收入5-6千美元不等;轻工、日用、电子、服装基本外要依赖进口,产品的价格要求为中低要求,档次中低;中国产品在全世界以物美价廉著称,以绝对优势占据整个中东市场;迪拜作为中东地区第二大港口,往来中东80%以上的货物要经过迪拜进行中转;加之优厚的免税政策和自由的贸易经济,使迪拜成为转口非洲和周边海湾国家最大的贸易批发市场,云集了非洲近30多个国家的客商,贸易覆盖人口达到13亿;主要进口产品:机械、电机电子设备、汽车飞机等交通工具、宝石、珠宝、金属、纺织品、化学品。一、主要国际市场62.全球五大洲市场状况:中东市场

非洲国家集合起来人口有9.5亿,为全球第十大经济体,相当于整个印度的人口。如果考虑到人口增长率,非洲人口有可能在未来几年与中国持平;“非正式”零售形式目前占主导地位,包括小型独立商铺,集市以及露天自由市场。“正式”零售形式包括购物商场,商业购物中心和其他法定零售区域,这些在撒哈拉南部非洲属于初期发展阶段,基本只局限在一些城市地区。但是随着城市化非洲的零售业发展还有相当大的空间;供应链不够完善,信息技术进步但交通等基础设施落后;运输基础设施、能源基础设施、水资源基础设施等领域,将为投资者带来良好的回报。政府也在促进私人公共合作,以便快速满足非洲的基础设施需求。一、主要国际市场72.全球五大洲市场状况:非洲市场

中国日本--经济发达大国汽车,工业机械,高保真显示器,影碟设备等技术居世界领先,东京是主要的时装和文化中心;海外华侨--儒家文化的后裔,尽管海外华侨仅占印尼人口的4%,但是他们有效的控制着印尼的经济;马来文化--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受伊斯兰教影响深远,菲律宾接受天主教和美国殖民文化较深。三国有同一种语言,共同拥有马来文化,马来西亚、印尼和菲律宾是一个逐渐发展的经济共同体。东盟--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10个成员国为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新加坡、文莱、越南、老挝、缅甸、柬埔寨,人口6.54亿(截至2018年)。印度--10亿人口,政治经济西化,除了自己独具特色的印度教文化之外,印度的特征还包括在英国模式的基础上建立的法律和经济体系;俄罗斯--尽管西伯利亚地域辽阔,并且从总体上看俄罗斯对亚洲有很强的政治影响力。但是对亚洲的经济影响不是很大。一、主要国际市场82.全球五大洲市场状况:亚洲市场(七个文化实体)

欧洲市场包括西欧市场,地中海欧洲市场,中东欧市场和北欧市场。由大多数欧洲国家共同建有一个自由贸易区,即欧盟。欧盟,目前有14个国家,三大主要市场是德国、法国、意大利。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单一国际贸易参与者,占全球进出口贸易的五分之一还要多。欧盟作为单一市场拥有3亿4千万人口,平均年龄急剧攀升;英国,2021年从中国的进口额攀升,已让中国成为英国最大进口贸易伙伴国,中国成为英国进口机械类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