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商品混凝土搅拌站的质量管理分析.pdf
文件大小:186.95 KB
总页数:5 页
更新时间:2025-06-02
总字数:约2.76千字
文档摘要

商品混凝土搅拌站的质量管理分析

1商品混凝土搅拌站的质量管理要点

商品混凝土的生产流程包括合同签订、原材料采购、配合比设计、

混凝土生产、混凝土运输等。下面就这些生产阶段中的质量管理要点

进行分析:

1.1合同签订阶段

合同的签订要在国家和地方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进行,一切合

同的签订首先必须要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在此条件下,还要了解客

户的需要和愿望,明确施工场地的环境条件、施工技术要求和施工的

可行性。完成合同签订之后,应及时递交给有关部门作为生产和销售

的依据。

1.2原材料的采购

进入搅拌站待加工的所有原材料都要从具有经营许可证和合格

证的厂家购买,质检人员要对进厂的原料进行严格的检查和筛选,禁

止质量不合格的原材料流入搅拌站,影响商品混凝土的质量。

水泥要挑选经过质量体系认证的水泥生产厂家,必须选用硅酸盐

水泥。水泥进厂时要进行抽样检查,生产混凝土前还要按批测定混凝

土的凝结时间和强度,同时定期检查混凝土的稳定性和与外加剂的相

容性。

1

购买的砂石材料品质好,一般来说,人粒径的砂石材料能有效提

高混凝土强度,但是购买成本比较人,因此可以适当降低水泥和外加

剂的用量,降低总的生产成本。一般砂石材料经过目测合格后可以进

厂,进厂后需要测定砂子和碎石的粒度、泥质含量、堆积密度和压碎

程度等指标。通常商品混凝土的生产需要使用饮用水进行搅拌处理,

此外,还要定期分批量检验生产出的混凝土强度,确保混凝土的使用

寿命。

外加剂和矿物掺合剂的生产厂家也必须是经过质量体系认定的

厂家,每批货物进厂时也都要进行仔细的质量监测检测。混凝土生产

最重要的就是要解决好外加剂、矿物掺合剂和水泥三者的适应性问题。

这就需要对每批进厂的水泥进行适应性检验,一般来说,混凝土生产

商应尽量跟固定的原料生产商进行合作,减少适应性检测的程序和时

间,提高混凝土的生产效率,同时也能保证混凝土的质量。

1.3合理控制混凝土配合比

混凝土生产最重要的环节就是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配合比的确

定需要通过试配得到,对技术人员有很高的要求。在进行试配前,要

了解水泥、外加剂和砂石材料的有关指标。根据这些指标大致确定出

水灰比例。然后进行逐个试配,当实验所得的混凝土符合施工质量要

求时就说明配比完成了。配比完成后,还需要对混凝土配合比进行实

2

践验证,确保商品混凝土能在实际中应用。此外,还需要对得到的混

凝土产品进行定期检查。

1.4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生产混凝土的过程是控制混凝土质量、决定混凝土质量好坏的关

键程序。为保证混凝土拌合物的质量,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采用高级的搅拌设备和精准的测量仪器,定期维护设备,设备

每次使用前进行质量检测确保混凝土拌合物符合均质性指标要求和

计量误差要求。

(2)技术人员要进行培训,熟练掌握操作流程和操作规范,严格按

照操作流程进行生产,各司其职.

(3)技术人员要严格按照配合比进行试拌,同时测定每份样品的粘

聚性等各项指标,反复调整混凝土性质,当达到质量要求后,才可以

进行正式生产。获得的生产数据要进行存档,从而指导下一环节的生

产.

(4)搅拌环节是混凝土生产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对各种原料进行

搅拌时,技术人员应严格按照标准执行,严格按照操作平台给出的

材料配合比进行操作。

1.5商品混凝土的运输

混凝土运输前要弄清目的地的线路和可能遇到的问题,避免因各

3

种问题导致的运送时间不及时,进而影响混凝土成品质量。混凝土半

成品运输过程中要注意保护混凝土,避免混凝土性质发生变化。仔细

检查混凝土罐,维持其在运输过程中的正常运转,及时清理内部杂物。

当混凝土半成品送至目的地后,还要对混凝土的性质和数量进行检查,

一旦发现混凝土质量改变,可加入缓凝剂和减水剂来控制坍落度和凝

聚时间,对于特殊情况,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处理。

1.6不合格品的处理

在原材料选购和混凝土生产过程中都不可避免地产生不合格品,

对于不合格品不能一味地全部丢弃,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处理。一般

情况下,对于采购回来的不合格原料可进行降级使用或退货:对于不

合格的混凝土